5月4日上午,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陈双新教授应邀讲授“汉语言文字学专题系列讲座”第八讲——当前有关繁体字与汉字文化误用误识释例”。
上午十点十分,教四104座无虚席,更有多名外校老师及研究生赶来听取报告。陈教授通过常用的几个例子为大家详细解释了繁体字与简化字的误用情况,例如钱锺书的锺与钟,谷与榖,后与後等等的区别与误用。陈教授指出,从甲骨文开始已有简体字。他详细讲明了一些当前备受指责的简化字(例如亲,爱)的渊源,指出当前繁体字的滥用与个人专业教育背景相关,人们在传统文化部分丧失、社会美德式微的情况下,提出恢复使用繁体字,可以理解;但是否可行,还得斟酌。陈教授用毛泽东主席两次题写“新疆日報”、“新畺日報”等史实,生动地说明了汉字演变的复杂。
讲座的最后,陈双新教授耐心地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大家纷纷表示获益匪浅。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