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沙龙 -> 正文

对外汉语研究中心喜获两项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发布时间:2013-07-10  新闻来源:对外汉语研究中心 

  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评审结果日前揭晓,对外汉语研究中心专职研究人员孙德金教授和陈前瑞教授喜获两项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分别是:孙德金教授主持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学科知识体系研究”,陈前瑞教授主持的“汉语经历体的类型比较与二语习得研究”。

  项目简介:

  1)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学科知识体系研究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作为一门学科已经发展了三四十年,然而从知识体系意义上的学科标准来看,该学科还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学科理论建设的任务仍然很重。本课题即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本课题拟基于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学科所存在问题的认识,在对国内外第二语言教学理论(重点在学科理论方面)的既有成果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学科置于国际第二语言教学学科视域内,以科学的范式从学理层面全面分析本学科所涉及的各种知识范畴及其关系,进而尝试构建起本科学具有内在逻辑的知识体系。本课题将在科学哲学的理论指导下,以专题形式,严格按照科学的标准分别从学科对象和范围、学科基本问题和性质、学科理论基础和基础理论、学科方法论等四个方面进行学理分析,在此基础上尝试构建具有内在逻辑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学科知识体系。本课题将把研究重心放在对学科知识体系实然状态的准确把握和对学科知识体系应然状态的科学分析上,以系统的观点探究学科各知识范畴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本课题拟解决的问题既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领域的重大理论问题,对于国际第二语言教学学科的理论建设也将具有促进意义。

2) 汉语经历体的类型比较与二语习得研究

  本项目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研究汉语的经历体及相关的完成体,比较东北亚和东南亚语言经历体表达与汉语的异同,研究外国留学生习得汉语经历体的过程,试图探讨经历体在类型分布、语法化、语言习得三者中的共性与个性。已有的类型学研究发现,经历体的专用标记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故该课题首先对汉语及部分方言的经历体与完成体的关系进行研究,描述汉语完成体与经历体的语义地图;然后从类型学的角度描述东北亚的日语、韩语、蒙古语的经历体,东南亚的马来语、泰语、缅甸语的经历体,比较它们与汉语经历体的异同。调查母语为英语、日语、韩语等不同类型的留学生习得汉语经历体的过程,考察类型学中经历体的蕴含共性以及母语类型对留学生学习汉语经历体的影响。该课题的研究将会澄清现有的类型学研究中关于经历体的一些矛盾认识,概括类型学中经历体变异的参数,促进汉语及周边语言时体的类型学研究,提高汉语及周边语言第二语言教学的效率,促进语言本体研究和语言习得研究之间的双向互动。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