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北京语言大学崔希亮教授应邀在对外汉语研究中心作学术讲座,讲座题目为“事件分析中的八种对立”。本次讲座由中心主任助理郑艳群教授主持。

首先,崔教授从关于事件的两个概念、与事件有关的四个因素和事件分析中的几个基本要素这三个方面对事件进行了简单概述。接着,崔教授选取了八种对立来说明语言形式的各种不对称。这八种对立分别为:一、现实位移和虚拟位移的对立;二、内动力位移和外动力位移的对立;三、过程取景和目标取景的对立;四、现场报道和事后报道的对立;五、位移方向和位移目标的对立;六、高意志性和低意志性的对立;七、容器图式和路径图式的对立;八、事件和状态的对立。最后,崔教授认为上述八种对立现象可以解释汉语介词结构在位移事件中的各种不对称性,如前位句和后位句在形式和意义上的不对称、功能相近的介词在用法和频率上的不对称、语义特征不同的动词在不同事件类型中分布的不对称等等。
讲座结束后,师生踊跃提问,崔教授对师生的问题逐一进行了解答,并与现场的师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