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家中国书法国际传播实体研究学术机构——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研究院日前在北京语言大学举行成立仪式,聘请北京语言大学原校长崔希亮教授任首任院长。中央文史馆馆长袁行霈为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研究院题词:“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北京语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中国唯一一所以汉语国际教育和中华文化传播为特色的国际型大学。现有来自世界一百四十多个国家的留学生近万人在校学习。目前,北京语言大学已形成书法文献与书法史方向博士,书法文献、书法创作与中国书法国际传播方向硕士,书法学本科和留学生书法教育“四位一体”完整的中国书法高等教育的学科体系。2010年7月,北京语言大学成立中国书法篆刻研究所,致力于中国书法篆刻的创作和研究,在中国书法高等教育、艺术研究和国际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

为进一步强化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和中华文化传播特色,发挥汉字书法在国际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促进中国书法创作、研究、教学和国际传播一体化发展,北京语言大学联合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和教育部全国教育书画协会,整合国际传播力量,以协同创新模式构建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研究与交流平台。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研究院将以“研究中国书法,闳通文化视野,推动国际传播”为宗旨,开展各类书法创作和研究的国际交流与传播活动。
中国书法家协会发来的贺信中提到,“贵院在教育部关心支持下,系统整合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书法传播优质资源,教学、创作、科研等方面力量雄厚,必将在汉字书法国际传播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强化汉语国际教育和中华文化传播特色,为充实构建多学科书法教育体系、促进中国书法国际传播贡献积极力量。”

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研究院崔希亮院长指出,中国书法不能敝帚自珍,要借助汉语国际教育的平台走出国门,中国书法的国际传播也可以助力汉语国际教育,形成双赢的局面。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朱天曙教授表示“书法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中国书法不仅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屹立在世界艺术之林,在国际文化传播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成立仪式后,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研究院联合中国书法出版传播集团举办了第二届中国书法国际传播论坛,由朱天曙教授主持。与会专家就中国书法与传统文化、中国书法国际教育、中国书法海外传播、中国书法与汉语教学、中国书法创作与当代艺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同期,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研究院在北京语言大学举办了名家书法藏品展,共展出袁行霈、冯其庸、傅申、欧阳中石、楼宇烈、尾崎苍石、师村妙石、朱关田、言恭达、刘正成、王镛、王冬龄、黄惇、孙晓云、曹宝麟、华人德、李刚田、刘一闻等近百件海内外当代名家作品。同时还展出了北京语言大学近年来在汉语国际教育、中华文化传播和中国书法篆刻研究方面的部分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