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北语 -> 正文

中国社会科学报: “第二届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建设与应用国际学术讨论会”召开

发布时间:2012-09-20  新闻来源:刘宁 

  中介语,是外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目的语的规律所作的不正确的归纳和推论而产生的一个语言系统。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建设已成为进一步提高汉语教学质量的基础。近日,“第二届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建设与应用国际学术讨论会”在京召开。与会学者深入研讨了海内外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建设与应用研究的新成果。

  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建设受到汉语教学与研究学界的重视。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张宝林介绍,在语料库建设方面,关注语料库、建设语料库的人日益增多,口语语料库的建设渐成热点,出现了单国别、单母语背景学习者的中介语语料库,学者个人自建的作文语料库以及国内少数民族的汉语中介语语料库。除国内的语料库建设外,国外也建成了部分汉语中介语语料库。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陆俭明提出,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的建设和应用有助于我们客观了解汉语学习者的习得表现和发展过程,有助于揭示学习者汉语学习的规律,是进一步改进汉语教材、革新汉语教学方法、提高汉语教学质量的基础。

  针对目前的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研究,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冯志伟指出,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研究呈现出两个重要特色:一是跨语言研究,即不同语言背景学生学习汉语的特点研究;二是跨学科研究,即语言学与计算机科学的交叉研究。

  近两年来,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但仍不能满足汉语教学与研究的需要。对此,张宝林提出,首先应继续加大语料库建设力度,使之更好地为汉语教学与研究服务;其次应加强语料库建设的本体研究,提高语料库建设水平;再次应加强汉语语言学理论研究,为语料库建设提供有力支持;最后应全面开放语料库,实现充分的资源共享。此外,张宝林表示,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的建设需要调查研究,摸清情况,明确发展方向。不同类型的语料库各有其效用,应推动各种类型的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的建设与发展。

  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已经引起国家重视,并得到了国家社科基金的认可。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副会长、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崔希亮表示,2012年,北京语言大学申请的“全球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建设和研究”项目被教育部确立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该课题的最终目标,就是建设一个规模为5000万字的通用型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全球汉语中介语语料库”。他希望,借助国家正在推行的2011协同创新计划,把语言资源库、语料库和相关的基础研究工作结合起来,实现最充分的资源共享,为全球的汉语教学与研究服务。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