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晚报讯 “男神女神”已成为如今校园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年开学伊始,都有一批又一批拥有出众外表又多才多艺的新“男神女神”涌现。有学校借“男神女神”招揽生源,有人利用“男神女神”自我炒作,也有学生以“男神女神”为榜样,极力追捧模仿。“男神女神”这一校园文化在不同人群眼中究竟如何,是炒作还是积极榜样?本期《圆桌沙龙》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这个话题。
	  校方观点
	  ◆北语“男神女神”如大卫、陈子湄,频现媒体头条。您如何看待此现象?
	  首先,高校校园频现“男神女神”,是媒体吸引受众的一种新形式,用这种表现手法,来推出高校富有个性的学生或教师,宣传学校的特色,提升学校的影响力。
	  其次,北京语言大学是全国留学生国别最多、影响最大的一所高校。北语“男神”大卫,是一名汉语能力超强、学习努力的留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北语国际化的特点、中外学生融合教育的风格。因此他被媒体发现后迅速走红,成为北语的象征。
	  ◆您对于媒体推“男神女神”这种现象,持支持还是否定态度?
	  不能简单地用支持或反对来评价这种现象。存在即合理,高校“男神女神”只代表了这所高校某一方面的特质,它只是给社会公众一个直接、简约、形象地认识这所高校的途径。
	  今年北京语言大学在招生宣传时,并未利用媒体热炒的“男神女神”,招生办官方微博采用一个名叫“肉小肉”的中美混血宝宝的照片。这个孩子的父母均是北语学子,中美结合,体现学校“多元文化、小联合国”的特色。
	  ◆从校方的角度,媒体推“男神女神”给学校带来了哪些影响?
	  客观地讲,“男神女神”提高了北京语言大学的知名度,让更多受众了解北京语言大学这所在海外影响大、在国内影响小的高校;同时,也展示了北语的风采、提升了北语学生的自信。我们欢迎媒体主动报道北语,更欢迎媒体报道学校在教学改革、国际化建设方面的进展和举措,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中做出的独特的贡献。
	
	高金萍部长
	
	大卫
	http://www.fawan.com.cn/html/2014-12/22/content_5293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