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消息(实习记者 宋道玉):“中国文化翻译与传播”暨国家语言与翻译能力建设高级研修班16日在北京语言大学开班。来自政府部门、高校与社会机构的近400名研修人员,就中国文化对外译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人才培养与机制建设等课题开展为期4天的研讨。
据介绍,近年来,很多中外翻译工作者在资料研究、学术交流、词汇研讨、中外合作、项目运作、资金支持等方面遇到不同困难,许多优秀作品因翻译瓶颈难以在中外思想文化交流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中国翻译协会名誉理事刘德有表示,除了受国际欢迎的中华翻译产品的数量和品质缺少外,更重要的是缺乏人才。除需要多一些博古通今、中外贯通、学养深厚的顶级人物外,更需要大批具有进行跨文化交流和跨文化再创作能力的高端专业人才,特别是小语种人才。此次研修班将秉承“科学、服务、专业、可持续”和求真务实、解决问题的理念、重视研修成果转化。
据介绍,研修人员将对进一步提升中国文化对外译介的语言水平和翻译能力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意见和建议。部分外国驻华使馆文化官员、外国翻译家也将在会上分享其翻译中国作品、推动中外文化互译与交流工作的经验。
http://gb.cri.cn/42071/2014/05/16/7551s45441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