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北语 -> 正文

中国网:北语:唱响中沙文化交流新篇章

发布时间:2013-12-06  新闻来源:中国网 

  中国同阿拉伯国家的交往,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公元前时代的汉朝(张骞出使西域),当时汉朝的书籍上,称其为“条枝”。公元7世纪,穆罕默德的弟子就曾远涉重洋来到中国传播伊斯兰教。公元15世纪,明朝著名航海家郑和下西洋时曾到过沙特。

  沙特是操阿拉伯语的阿拉伯国家文明生根之地,麦加和麦地那两个圣地,是穆斯林向往的地方。沙特是1932年才定名的新的现代民族国家,1990年与我国建交。之后,胡锦涛主席在三年里对沙特进行了两次成功的访问。习近平任中国国家副主席后,首个出访的国家就是沙特。另外,阿卜杜拉国王也曾于1998年和2006年分别以沙特王储及沙特新任国王身份两次访问中国。这些均体现了两国领导人对发展中沙关系的高度重视。

  中沙文化交流是促使两国友谊长存、合作发展的重要举措。北京语言大学阿拉伯研究中心、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沙特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阿拉伯语国际服务中心在北京语言大学共同举办的系列文化活动又一次印证了两国人民友谊之树长青、友谊之水长流!

一、 首届中沙阿拉伯语教育论坛

  由于阿拉伯语在伊斯兰中的崇高地位,阿拉伯语教育在我国有着较早的历史,全国各地的清真寺讲授阿拉伯语的历史有近1300多年,全国各地设置阿拉伯语专业的高校有四十余所。改革开放以后,在加强中阿合作的大背景下,民间阿拉伯语学校更是蓬勃发展。

  由北京语言大学阿拉伯研究中心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沙特阿卜杜拉国王阿拉伯语国际服务中心联合举办的首届中沙阿拉伯语教育论坛于2013年11月20日下午在北京语言大学逸夫楼报告厅隆重举行。北京语言大学阿拉伯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罗林教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阿拉伯语部主任张立女士和沙特阿卜杜拉国王阿拉伯语国际服务中心秘书长阿卜杜拉•沃什米先生等中沙双方代表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讲。随后,各位专家、学者就“沙特的国家语言政策和阿语教育”、“阿语非母语教育中的主要困难与对策”、“中国阿语学生留学沙特的主要途径”、“中国阿语年轻师资培训的模式和途径”和“沙特国王阿语中心与中国高校的合作模式与展望”等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沙特阿卜杜拉国王阿拉伯语国际服务中心是沙特阿拉伯王国在国际上开展阿拉伯语言教育和传播的政府直属的文化机构。该机构把全球阿拉伯语月全球年度巡回活动的第一站选在中国,说明沙特王国对中国的重视,而北京语言大学作为此次“中国阿拉伯语月”活动的起始站和终点站,足见沙特阿拉伯王国对于北语作为对外联系窗口的认同,也预示着随着中沙两国交往的频繁,中沙两国友谊长存、在各领域的合作更加愉快!

    第三届“CRI杯”全国高校阿拉伯语演讲比赛

  阿拉伯语源自一种古老语言闪米特语,公元5世纪前后,在阿拉伯国家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了统一的阿拉伯语文学语言。经过1500年的渐变,和语法家、学者在以《古兰经》为准则基础上不断地完善,在世界不同语种中,阿拉伯语已经成为既古老又年轻的立体型语言。有一种流行的说法:阿拉伯人的舌头,希腊人的头脑,中国人的双手。可见,阿拉伯人是极富于用口头表达思想感情的,大家熟悉的阿拉伯文学巨著《一千零一夜》就是最好的说明。阿拉伯语是联合国六大官方语言(其余五门分别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和西班牙语)之一、是美国彭博社2011年统计的世界排名第四的商务语言。联合国公布世界上最难学的十大语言,阿拉伯语位列第三,仅次于汉语和希腊语。

  为进一步推动北京语言大学阿拉伯语特色专业的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北语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RI)、沙特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阿拉伯语国际服务中心(KAICAL)联合主办、北京语言大学承办的第三届“CRI-KAICAL杯”全国高校阿拉伯语演讲比赛于2013年11月22日在北京落下帷幕。外交部副部长翟隽、相关部委、高校领导、以及阿曼、沙特、约旦、苏丹、巴勒斯坦大使、以及40余位阿拉伯驻华外交官和媒体、师生代表出席了颁奖仪式。

  正在访问中国并出席此次活动的沙特阿卜杜拉国王阿拉伯语国际服务中心秘书长阿卜杜拉•沃什米表示,中国可视为阿拉伯语传播的良好伙伴,这里有数代人学习阿拉伯语,而此次演讲比赛正是体现了中国阿拉伯语教学的优秀成果,选手们演讲的标准、流利的阿拉伯语给来自阿拉伯国家的朋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北京语言大学举办的全国高校阿拉伯语演讲比赛到今年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比赛旨在展示中国高校阿拉伯语专业学生的风采,为各高校阿拉伯语教师和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同时,比赛也为发现、选拔中国阿拉伯语优秀人才做出了有益尝试。

三、 首届“沙特杯”全国高校阿拉伯语书法比赛

  阿拉伯语是全世界穆斯林的宗教语言,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就是用阿拉伯语书写与传播的。世界上除了汉语书法源远流长之外,恐怕就是阿拉伯语书法了。大致说来,阿拉伯语的字母有上浮、下浮、中线的独特结构,可塑性很强,在将这套字母运用于书法艺术中,所具有的魅力更是独树一帜,其艺术效果是别的文字难以到达的。或苍劲有力、龙腾虎跃;或行细香丽、行云流水。在造型上不受字母本身的约束,时而成圆,时而成方。阿拉伯语书写分为草体和楷体,属硬笔书法。但在中国,阿文书法家和爱好者所采用的工具则呈多样化,有用竹片、木片、布条、棉花等材料,故所产生的效果令人称奇。

  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简称外指委)阿拉伯语分指委会和沙特阿卜杜拉国王阿拉伯语国际服务中心共同举办,北京语言大学阿拉伯研究中心承办的首届“沙特杯”全国高校阿拉伯语书法比赛,是沙特阿卜杜拉国王阿拉伯语国际服务中心举办的“中国阿拉伯语月”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该比赛不分年级组,参赛队员来自于国内各高校阿语专业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书法内容以选定的九个阿语格言为题任选一项,该比赛最终评出了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五名,优胜奖十一名,为提高国内各高校阿语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外指委副主任委员兼阿拉伯语分指委主任委员周烈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表达了他对中阿两种古老语言的深厚文化底蕴的赞美和发展中沙两国友谊的历史意义。

四、 中沙友谊 翰墨传情

  汉文化和阿拉伯文化都是世界上最悠久、最优秀的文化。中国和沙特王国的友谊源远流长。在中沙阿拉伯语文化月活动之初,北京语言大学崔希亮校长亲切接见了沙特阿卜杜拉国王阿拉伯语国际服务中心秘书长阿卜杜拉•沃什米一行,并引用1300年前盛唐诗人王之涣在鹳雀楼写下的千古佳句“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创作扇面书法赠于阿卜杜拉•沃什米代表团,以表示中国人民的友谊之情、友好之意。

  著名书法家泰瑞先生受邀参加了此次中沙阿拉伯语文化月活动。在庆祝晚宴上,泰瑞先生分别向沙特阿卜杜拉国王阿拉伯语国际服务中心秘书长阿卜杜拉•沃什米题赠“翰墨传情”,向沙特驻华大使题赠“福禄寿禧”,以表友谊之情和良好祝愿;并题“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赠给年事已高的沙特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祝国王健康长寿!阿卜杜拉•沃什米秘书长十分激动,代表国王表达了深深的谢意!http://ml.china.com.cn/html/guanzhu/20131204/281506.html

111

北语崔希亮校长会见沙特阿卜杜拉.沃什米秘书长222

比赛组织者合影(右起:阿卜杜拉.沃什米秘书长,罗林教授、前任文化参赞萨力赫先生、张立主任)333

评委与进入决赛的选手合影444

罗林教授和沙特大使叶海亚在书法比赛颁奖仪式上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