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丁旭):首届中国汉字书写和传承高峰论坛9月6日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信息化时代汉字的书写和传承问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逐渐普及,汉字的书写和传播也变得十分简捷,由此也产生了“提笔忘字”和“写字不规范”等问题,这对汉字书写和传承提出了新的挑战。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表示,当前举办这次论坛非常必要:“语言文字事业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和谐社会的构建,都是处在基础、全民和战略地位的工作。提高国民语言文字能力,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提高国民语言文字能力,也是传播、弘扬中华文化,增进国际交流的迫切需要。”
与会的语言文字研究专家们指出,汉字是中华文化最简练、最直接的标志载体,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根基。本届论坛提倡和强调“书写”,是因为书写是汉字的基本属性,是汉字传播的前提,而且书写创造了汉字美。论坛强调“传承”,是因为汉字在世界上具有历史悠久性和独特性,是中华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了解,本届论坛旨在引导公众思考汉字应用和传播中的基本问题,普及汉字和语文知识,宣传国家语文政策,矫正社会对汉字及其发展的不正确认识,促进社会语言文字使用的规范与中华文明的传承、弘扬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