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新闻网10月31日电(通讯员 张奥京 摄影 程子轩)当地时间10月12日晚,第七届"中德青年翻译比赛"颁奖典礼在德国波恩剧院(Theater im Ballsaal)隆重举行。本次活动在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的支持下,由波恩孔子学院组织并设计了颁奖典礼、戏剧演出与演后交流会三个环节,为现场观众呈现了一场融学术性、艺术性与思想性于一体的文化盛宴。此次活动由波恩孔子学院李玮老师(Wei Butter)主持,参与嘉宾有:波恩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张道建博士、波恩大学汉学系教师马海默博士(Dr. Marc Hermann)。

本届翻译大赛的指定翻译文本选自中国科幻作家顾适的作品,延续了往届比赛关注当代中国优秀科幻文学作品的主题。在多轮筛选和讨论后,评委们最终从几十篇参赛译文中选出了优胜之作。Chiara Fröhlich荣获一等奖,Sarah Ozolnieks获得二等奖,Ann-Christin Otte获得三等奖。在颁奖过程中,现场响起了持久的掌声,这不仅是对他们翻译才华的认可,更是对中德语言文化交流成果的见证。

颁奖典礼结束后,由阿拉努斯艺术与社会大学(Alanus Hochschule für Kunst und Gesellschaft )学生倾情演出的戏剧《莫比乌斯时空》将本场活动推向高潮。该剧灵感来自顾适获奖同名短篇小说,由选修编导课的Caroline Truskowski和Juliane Rapp联合改编,在René Harder教授的艺术指导下,来自表演与视觉艺术专业的学生将这一充满哲思的科幻文本成功搬上舞台。演出巧妙运用灯光与音效,营造出虚实交织的舞台空间,演员们用精湛的演技诠释了关于身份认同和时间循环深刻命题,引领观众踏上了一场挑战认知界限的思想之旅。

演出结束后,活动进入交流环节。特邀嘉宾马博士和参加本场演出的演员与现场观众就《莫比乌斯时空》这部戏剧的跨文化戏剧改编和创新等话题展开深入讨论,马博士指出顾适的作品以其独特的科幻视角和人文关怀,为翻译和戏剧改编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莫比乌斯时空》的成功改编正体现了文学文本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强大生命力。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现了中德青年在语言翻译和艺术创作方面的才华,更搭建起一座连接两种文化的桥梁,这类融学术与艺术于一体的创新活动,正是深化中德人文交流的有效途径。
编辑:吕美凝
审校:陈思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