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全球孔院 -> 正文

泰国玛希隆大学孔子学院举办高端学术论坛

发布时间:2025-11-01  新闻来源:孔子学院工作处 

北语新闻网11月1日电通讯员 夏雨恒 摄影 李思安琪)10月31日,为深化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实践创新,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由玛希隆大学孔子学院与华文教师公会联合主办、曼谷时代中学承办的高端学术论坛于曼谷时代中学成功举办。北京语言大学专家团队、玛希隆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林艳及两名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语合中心曼谷分中心主任王晓艳共同参与此次论坛。本次论坛汇聚学界专家与一线教育工作者,通过多场专题讲座与深度探讨,为国际中文教育的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

主持人林艳

语合中心曼谷分中心王晓艳主任致辞

上午9时,论坛正式拉开帷幕。由玛希隆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林艳担任主持人,主持人林艳介绍了出席论坛的北京语言大学专家团队,并对线上线下参与论坛的各界人士表示热烈欢迎。随后语合中心曼谷分中心王晓艳主任发表致辞,王主任指出国际中文教育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本次论坛聚焦学科前沿与教学实践,为全球中文教育工作者搭建了宝贵的交流平台,期待各方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凝聚共识、共享经验,共同推动国际中文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

北京语言大学专家吴应辉教授讲座

致辞结束后,专题讲座环节有序开展。北京语言大学吴应辉教授率先以“国际中文教育研究方法体系构建及应用”为题开讲。他从“为何探讨该研究方法体系”切入,系统梳理科学研究方法层级,清晰划分国际中文教育研究方法类别。吴教授提出纵向分层、横向分类的构建思路,将研究方法论明确为哲学层级的通用方法论与学科特色方法论,首次阐释通用研究方法在该领域的具体应用,创新性地将技术应用纳入研究方法范畴,并探索人与大模型协同(人智协同)的研究新范式,为学科研究方法体系搭建提供了全新视角。吴应辉教授强调,国际中文教育事业与学科均处于动态发展中,研究方法体系也应保持开放包容,呼吁更多学者参与其中、添砖加瓦。

北京语言大学专家张浩教授讲座

随后,北京语言大学张浩教授围绕“国际中文教学案例开发与教学反思”展开分享。张浩教授针对当前案例教学存在的难点问题,提出以解决实际教学问题为导向、推动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案例体系设计理念。张浩教授强调,案例开发需注重可操作性,清晰呈现教学步骤,实现案例与教学的精细化衔接;在教学实践中,应实现理解过程交际化,中文教师需设置恰当语境,采用语法教学的关联——“滚雪球”式的方法,助力学生高效掌握语言知识。

北京语言大学专家荀恩东教授讲座

下午13时,论坛下半场讲座顺利开展。荀恩东教授以“国际中文教育数智化”为题,从语言技术、语言生活、语言教育三大维度,深入剖析国际中文数智化教育基础设施及其内在联系。他结合国际中文智慧教学系统实例,详细阐述如何借助数智化基础设施,实现因材施教与个性化学习的教育目标,为国际中文教育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实践路径。

北京语言大学专家王鸿滨教授讲座

最后,王鸿滨教授带来“基于国际中文教师专业能力的教学设计新理念与实践”专题分享。王教授梳理了教育普及化阶段国际中文教育面临的三大重大转变,展望未来教学发展趋势,并明确国际中文教师肩负的责任与使命。王教授以“回顾看轨迹;前瞻看趋势;发展靠决策”总结,并展望未来。王教授期待身处世界各地的学界同仁持续关注,共同参与,推动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在海内外的发展,提升国际中文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共同谱写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新篇章。

论坛尾声,与会人员围绕各讲座主题展开热烈研讨,分享教学经验与学术见解。与会教师表示,本次论坛内容十分丰富,既涵盖前沿学术理念,又包含实用教学方法。此次论坛为今后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导。

与会人员合影留念

最后,论坛在全体与会人员的合影留念中圆满落幕。

此次高端学术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搭建了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了前沿理念与实践经验的共享,更凝聚了学界共识,为推动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在海内外的蓬勃发展、提升其国际影响力奠定了坚实基础,助力谱写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崭新篇章。

编辑:吕美凝

审校:陈思远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