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北语头条 -> 正文

肩负使命 守正出新——刘利校长在2019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发布日期:2019-09-12  作者: 点击量: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19级研究生开学典礼,首先,我代表北京语言大学,向来自祖国和世界各地的1008名中外研究生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祝贺!

同学们,大学时代和研究生时代是一个人接受高等教育的两次重要转型期。大学阶段,同学们实现了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而研究生阶段,同学们则将要迎来创造能力和科学精神的深度培养,这意味着你们将不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者,还是知识的创造者。这样的转型,将比大学时代的转型来得更为深刻,也更有挑战性。因此,在你们即将开启研究生学习生涯的时刻,我向同学们提几点希望。

第一,希望同学们培养经世济民的情怀。作为研究生,不但要有家国担当,还要培养世界眼光,努力以术业的专长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和谐进步贡献力量。

北京语言大学是颇有声望、而且名副其实的国际化平台,每年吸引着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同学来到这里学习,我们的校友名录里写满了各国政要、驻华使节和汉学家的名字,为世界了解中国和中外交流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北语还培养了一大批热爱学术和成绩优异的中国学子,为国家的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源源不断地输送着各类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可以说,北语是一所很有情怀的学校。对于北语而言,学术是“经世济民”的——“经世济民”的“世”不仅指“国家”,而且指“全世界”;“经世济民”的“民”不仅指“国民”,而且还指“全人类”。对家国责任的坚守和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已经深深地融入了北语的大学文化,渗透到一届届北语学子的心中。我们这个时代,全球化已经让整个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但与此同时,全球化也给人类带来了更多挑战,加强交流与合作依然是地球村里的头等大事。身为当今时代的青年,身为一名北语的研究生,无论是时代还是学校,都赋予了你们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习近平主席在写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九届青年论坛开幕式的贺词中强调,世界的未来属于年轻一代。全球青年有理想、有担当,人类就有希望,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正因如此,我才郑重地向在座的中外研究生同学提出这样的希望,希望你们能够通过研究生阶段的求学经历,树立世界文明的眼光,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了解和领会中国道路和中国故事,以海纳百川的心胸与气魄博采中西文明之长,立志为开创人类社会的美好未来作出贡献。

第二,希望同学们历练学术探究的本领。作为研究生,要尽最大努力潜心于学业,心无旁骛,笃学深思,立志把学问做到超越自己、超越前人的深度和广度。

学校是学术的殿堂,是提供给广大研究生同学切磋学术、砥砺意志的最好场所。研究生阶段是奠定学术基础的关键时期,是孕育创新成果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几年里,你们的人生阅历日益丰富,逻辑思维能力日趋成熟,青春的锐气与蓬勃的创造力正在走向高峰。抓住这个关键阶段,使自己的学识朝着“硕”和“博”的目标发展,是研究生自我塑造的核心目标。“硕”和“博”都是“大”的意思,这个“大”应该有深度和广度两个层面的理解。从深度上讲,应该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与专门课题的研究来历练思维,提升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准确表达的能力,使自己为学的水准真正达到“研究”的层次。从广度上讲,我国古人就曾把“博洽多闻”之人称为“通儒”,这个“通”字就是广度上的要求。从一般的意义上讲,做“通儒”就要能够博观约取、知古通今,或者说在“通识”上达到较高的水准。而从学术研究的意义上讲新时代的学术呈现出一种明显的发展趋势,那就是学科的交叉、融合日益成为科学研究的取向。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家要想成为学术上的“通儒”,就要更加注意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不但要对本学科各个主要研究方向有所涉猎,还要对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有所了解。同学们此前或多或少都有过一些从事学术探究的经历,但要使自己所从事的探究活动真正达到“研究”的水准,超越自己,乃至超越前人,则还需要在这几年当中刻苦研读,勤奋思考,严格历练。

为了提升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学校也在努力为同学们创设更好的求学条件,先后设立了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出台了评选研究生“学术之星”的激励办法。迄今为止,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已经资助了近1300名中外研究生,产生了将近400篇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其中不乏高水平成果。近期学校还将出台《研究生培养能力提升计划》,聚焦研究生培养质量尤其是综合创新能力的培养。希望同学们能够利用好学校搭建的这些资源平台,真正沉下心来,以毅力和汗水为自己的学术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希望同学们提升读书治学的境界。作为研究生,应该牢记学术道德是你一生道德的缩影,应从点滴的学术规范做起,爱惜名节,提升境界,立德修身,以成就人生事业。

关于才学与道德的关系,宋代司马光《资治通鉴》有一句名言“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意思是说,才是德的支撑,德是才的统领。而北语的校训“德行言语,敦睦天下”也把“德行”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对于研究生而言,学术研究正是道德的试金石。

当前,中国学术界正在经历一场对学术诚信的深刻反思和积极重建。因为学术不端行为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正在侵蚀高校里的研究生群体,急功近利、弄虚作假,甚至抄袭剽窃等行为时有发生。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研究生教育的声誉和形象,更是严重阻碍了学术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

北语历来把学术道德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研究生同学要想在学术道路上走得正,走得远,就要把学术道德放在治学的首位,敬畏科学事业树立科学态度,严守学术道德遵循科研规范。希望同学们保持对学术研究的专注,自觉抵制不良学风,弘扬学术正气,坚守作为青年学子和学者的良知;希望同学们经过导师的言传身教,不仅能够亲炙老师们高深的学养,更能进入超越功利诱惑、坚守求真初心的治学境界。

同学们,北语创建于1962年,在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秉持育人报国的理念,坚持以立德树人带动专业和学科建设,以国家需要引领学校事业发展,为中国高等教育奉献了许多个第一,并形成了“爱国担当、诚朴厚德、求真创新、开放包容”的办学传统和大学精神。这是一代代北语人用才华、青春乃至生命铸就的文化传统,是北语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光大。你们是新时代的青年,对推动国家的繁荣进步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希望同学们牢记时代嘱托,发扬北语精神,肩负使命,立志为学,站在新的起点上,向着人生的高峰迈出新的、更加坚实的步伐。

祝愿同学们学业进步,在北语度过充实美好的研究生时光!谢谢大家!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