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北语头条 -> 正文

第七届文献语言学国际学术论坛暨第四届文献语言学青年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22-06-24  作者:文献语言与文化传承研究基地 文学院 闫潇 李宇 点击量:

6月17日至19日,第七届文献语言学国际学术论坛暨第四届文献语言学青年论坛在郑州大学举办。本次会议由汉字文明传承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郑州大学文学院、北京文献语言与文化传承研究基地、北京语言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会议采取线上形式顺利召开,并获得圆满成功。

本次会议规模空前,有来自国内外10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3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线上会议,会议主论坛报告论文共172篇,并征集、遴选了青年论坛报告论文72篇,与会专家围绕文献语言学相关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一、论坛开幕

李运富教授

18日上午,第七届文献语言学国际学术论坛开幕,开幕式由郑州大学文学院院长、汉字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李运富教授主持。郑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韩国河,北京语言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马贵生分别致辞。

韩国河副校长

韩国河副校长介绍了郑州大学的发展概况,以及学校近年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绩。他说,汉字文明研究中心自2016年9月成立以来,在学科建设与发展各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感谢各位专家对中心建设的大力支持。他指出,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语言就是最重要的信息,语言对当今社会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语言学的地位也日益提高。在各位专家的指导下,本次文献语言学论坛的召开一定会为推动文献语言学研究的繁荣和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马贵生副书记

马贵生副书记回顾了北京语言大学文献语言学学科的的建设与发展历程,指出文献语言学从创立之日起就立足于文字及文献事实,充分体现了继承性、民族性等中国特色。加快发展文献语言学,正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题中之意。此次论坛的参会论文涉及文献语言学、文献文字学等多个分支学科,与会的专家学者更是中外毕至、少长咸集,令人十分鼓舞,北京语言大学也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文献语言学的发展。

二、大会报告与分组讨论

开幕式结束后,主论坛进入大会报告和分组讨论环节。

大会报告分别邀请了中国、日本和韩国的28位知名专家作主题演讲,分别于18日上午及19日上午、下午进行。

华学诚的《古籍整理与文献语言学》集中阐释了文献语言学研究内容、方法、应用等方面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冯胜利、施向东《上古韵素音步与古音构拟》、党怀兴《论清代六书之兼书问题》、王云路《从造字规律看先民的思维方式》、沈国威《区别性与词语密度:章太炎及严复的误区》等报告是对文献语言学具体理论问题的认知深化。

冯胜利(左上)、党怀兴(右上)、王云路(左下)和沈国威(右下)等教授

董志翘《汉文佛典与扬雄〈方言〉研究》等报告体现了与会学者对古代方言学文献整理与研究的持续高关注度。蒋冀骋《去声产生于东汉证》、孙玉文《有关两个“通假”字的考证》、张民权《宋本〈广韵〉南北两系及其文献校勘》、李宗江《也说介词“为了”中“了”的性质》、徐时仪《〈朱子语类〉“心”词义系统考探》、真大成《语本天真”:谣谚里的词汇史》、杨琳《〈二十四史〉讹误辨正六则》、曾良《元明戏曲字词音义札记》、张美兰《语言接触下满汉合璧<清文指要>汉语译词的满式成分表达》、王启涛《再论法制文献中的反训词》、雷汉卿《〈汉语大字典〉方言字释义问题刍议》、梁晓虹《论“无穷会本系”〈大般若经音义〉在日本古辞书音义研究上的价值》、卢烈红《刘博平家世生平考辨》等众多报告利用传世文献、域外文献来研究音韵、语法、词汇、训诂以及辞书编纂、学术史研究等问题。

蒋冀骋(上)、孙玉文(左下)、张民权(右下)等教授

李宗江(左上)、徐时仪(右上)、真大成(左下)、杨琳(右下)等教授

曾良(左上)、张美兰(右上)、王启涛(左下)、雷汉卿(右下)等教授

梁晓虹(左)、卢烈红(右)等教授

黄锡全《谈谈包山楚简中的“金二”问题》、方一新《〈睡虎地秦墓竹简〉“濆以灰”之“濆”再议》、孟蓬生《“甲”字探源》、程邦雄《上博楚简里的“免”》、徐正考《出土两汉器物铭文及其语料价值举隅》等诸多报告展示了近年来出土文献语言研究在理论、方法、技术与实践等方面所取得的创新性成果。

黄锡全(左上)、方一新(右上)、王贵元(左中)、孟蓬生(右中)、程邦雄(左下)、徐正考(右下)等教授

李运富《从出土文献看南{洛水}相关地名的用字变化》、王志平《“工”字补释——兼论“夯”“扛”的历史演变》、崔南圭《〈说文解字〉“从夲”诸字考》等众多报告既有沟通古今的历史梳理,又有理论方面的观照,为学界今后开展深化汉字理论的多视角研究,推动汉字发展历史的系统考察起到了很好的范式作用。

王志平、崔南圭教授作大会报告

分组讨论有144位专家学者参与,分为16组,于18日下午及19日上午展开讨论。各分组会场集中了文献语言学、文献文字学、文献方言学等领域的热点论题,对相关论题进行充分交流、热烈讨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参会论文涉及的研究材料包括出土文献、传世文献、域外文献等;研究课题既有微观的字词考证,也有宏观的理论建构;研究内容则涵盖了文献语言学的理论与方法、基于传世文献的语言文字研究、基于出土文献的语言文字研究、汉字理论与汉字史研究等多个重要领域。

三、青年论坛

本届国际学术论坛正式开始的前一天还隆重举办了青年论坛。这也是文献语言学学术论坛的特色。17日上午,青年论坛开幕式由郑州大学张素凤教授主持,华学诚教授、李运富教授、孙玉文教授分别致辞。

张素凤教授

华学诚教授从学科界定、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特点等方面介绍了文献语言学,回顾了文献语言学青年论坛的创建、发展、组织方法以及意义等,指出青年论坛为青年学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术展示平台,希望青年学者奋勇争先、不断创新。

李运富教授围绕“学术有三贵,一贵有本,无本则不茂;二贵创立,无立则不圆;三贵互鉴,不鉴则不明”的主旨,点明了青年论坛就是给青年学者提供一个追本溯源、创意立说、互鉴互学的机会,希望大家在这里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取得皆大欢喜的收获。

评议专家代表孙玉文教授祝贺青年论坛开幕,强调青年人昭示着学术的未来,为了使青年学者能够在继承传统中蓬勃发展,孙玉文教授对青年学者提出三点期待:一是要区别真学问和假学问、实学问和虚学问,要做真学问、实学问;二是研究文献语言及汉语史,应当注重古今对应关系;三是具体研究时,牢牢把握共时系统和历时系统相结合。

湖南师范大学陈智博士代表青年学者作了发言。

本次青年论坛共分6组进行研讨,研究材料丰富,研究视角广阔,研究方法恰当,体现出青年学者对文献语言学相关问题的深刻见解。论坛还特别邀请了董志翘等12位专家对论文进行了评议,经提名、讨论、筛选、表决等环节,最终评选出12篇获奖论文,其中二等奖6位、三等奖6位(一等奖空缺)。

四、论坛闭幕

华学诚教授

会议闭幕式由华学诚教授主持。

董志翘教授

闭幕式上董志翘教授宣布了青年论坛的获奖名单。

华学诚教授作了总结发言,宣布各项议程圆满完成,并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文献语言学发展的专家学者表达了由衷的感谢,同时也对郑州大学团队特别是研究生同学为论坛提供的贴心周到的服务予以肯定。华教授从文献语言学的理论与方法取得重要进展、基于文献的语言文字研究呈现出丰富成果以及汉字理论与汉字史研究成果特别突出三个方面对本次论坛取得的重要成就进行了高度凝练的总结。

自由发言阶段,专家们踊跃发言。李运富教授指出此次会议全程线上进行,是现代计算机技术应用背景下一次有益尝试,李教授代表主办方感谢学界朋友对举办会议的大力支持,并代表郑州大学欢迎各位专家学者随时到访。徐正考教授、王启涛教授充分肯定了本次论坛的积极影响,对文献语言学的未来发展充满期待。龙国富教授表示此次论坛人才汇聚,年轻学者众多,成果丰硕,文献语言学前途远大,并代表中国人民大学表达了积极参与的热情与期盼。梁晓虹教授强调虽然身处国外,但依旧心系祖国,愿意积极参与文献语言学的发展。

谢荣娥教授

中南民族大学文学院副院长谢荣娥教授代表下届承办单位发言,热情邀约专家学者们2024年相聚中南民族大学。

本次国际论坛暨青年论坛共历时三天,采用线上的形式突破了空间的限制,使更多学者参与其中,扩大了交流的范围。在与会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本次会议报告氛围热烈,小组讨论充分,与会专家总结并盘点了当前文献语言学的最新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会议成果丰硕、圆满成功,对于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从理论、方法、技术与实践等方面推进文献语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