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暨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在中国国家版本馆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暨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致贺信。中国国家副主席韩正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
大会由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主办,北京语言大学、中国国家版本馆承办,世界汉学中心、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提供全平台学术支持,主题为“落实全球文明倡议,携手绘就现代化新图景”。
习近平指出,在人类历史的漫长进程中,世界各民族创造了具有自身特点和标识的文明。不同文明之间平等交流、互学互鉴,将为人类破解时代难题、实现共同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指引。
习近平强调,中方愿同各方一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落实全球文明倡议,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携手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希望各国汉学家作为融通中外文明的使者,为沟通中外文化、增进理解友谊合作作出更加积极的努力。
扎实做好世界汉学工作,深入落实全球文明倡议;筑牢汉学学术根基,推动全球文明对话。
世界汉学家理事会大会开幕式
作为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暨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的重要学术单元,6月29日,世界汉学家理事会大会隆重召开。来自世界五大洲的61国的77位著名汉学家在绿意葱茏的季节相聚北京语言大学,就“在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人类文明跨越发展的不期而遇之际,汉学如何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从学术前沿到学理基础共同探讨研究汉学的新方法、新成果,为与会同道带来一场汉学学术盛宴。
校党委书记倪海东,校长段鹏,世界汉学家理事会理事长刘利出席大会。世界汉学家理事会召集人,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世界汉学中心主任徐宝锋主持活动。
为了推动世界范围内汉学事业的发展,促进世界范围汉学家间的对话与交流,北京语言大学于2022年3月倡议成立世界汉学家理事会,得到各国汉学家热烈响应。到目前为止,理事会已有来自63个国家的200位专家成为注册会员,涵盖了一带一路沿线西班牙语、俄语、法语、英语、阿拉伯语、波斯语等十大语言文化区域。
段鹏校长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鲜明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各国人民民心相通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段鹏校长强调了汉学研究在当下的重要意义:汉学见证了中国传统智慧被重新激活与再造,并在当代世界焕发无限生命力,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为世界注入了温暖的人文力量和文明互鉴的启迪。北语作为国内汉学研究的重镇,在海内外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学术影响。对促进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文明互鉴发挥着积极作用。
段鹏校长给予世界汉学家理事会提出三点期盼:世界汉学未来要回归中国文化本源,贯通中国历史和当代,作出具有世界意义的学术贡献;持续推进全球文明对话,构建学术命运共同体,探寻应对挑战的汉学智慧之路;以“文明交流互鉴”为纲,整合提领全球汉学事业发展,营造学科生态体系。
“世界汉学与中国学大学联盟”正式启动
世界汉学家理事会汇聚了世界范围内多所汉学积淀深厚的著名高校、机构、智库,为进一步搭建合作平台,凝聚共识、分享智慧。值此大会,在众多汉学家的见证下,倪海东书记、段鹏校长与阿塞拜疆卡扎尔大学董事会主席哈姆雷特·伊萨罕利先生、北马其顿科学与艺术学院院长利乌普乔·科卡列夫校长共同启动“世界汉学与中国学大学联盟”。联盟旨在汇智聚力、共担责任、共享资源、共促发展,推动汉学高校、学术机构充分调动世界汉学教育资源,在比较互鉴中探求文明共性、文化融通,在传承创新中构建更加开放、现代、多元的世界汉学高校发展格局,推动共建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大局。
“埃塞俄比亚汉学家理事会”正式成立
“埃塞俄比亚汉学家理事会”同期正式成立。理事会将团结埃塞俄比亚的汉学家与翻译家,进一步推动中国与埃塞俄比亚在教育合作、学术科研、高层次国际汉学人才培养等相关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促进两国文明交流互鉴,共同开启埃塞俄比亚汉学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百部汉学系列著作”正式发布
作为世界汉学家理事会的执行机构,世界汉学中心在学术研究维度之外,对于汉学家的关注和研究也在同步推进,并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沟通协作平台。北京语言大学携手世界各地的汉学家们在汉学学术领域辛勤耕耘,已经产生了非常丰硕的学术成果。在大会召开同时,由徐宝锋教授主编的“百部汉学系列著作”正式发布。《中国汉学研究史论丛书》呈现了中国当代汉学研究的全貌;《中国文化知识辞典》是汉学家对中国文化认知和理解的重要背景参考资料,对助力中国文化海外传播、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世界汉学家口述史》梳理出清晰的中文和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史,对中文和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轨迹展开全面深入研究;《‘一带一路’汉学叙事》为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交流互鉴搭起了互联互通桥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助理郭鹏作《世界汉学家理事会章程(草案)》的说明,对理事会的性质、宗旨、运作方式制定了系统性的框架和规则,并表决通过章程。章程明确了世界汉学家理事会的宗旨是:“沟通海内外汉学家及相关组织、学者,建立汉学家研究交流机制,支持汉学(中国学)研究工作,开展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共同命运共同体,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
世界汉学家理事会理事长刘利教授代表理事会作《理事会工作报告》,对成立一年来开展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绩作了简要的总结和回顾:完善理事会内部治理体系,夯实发展基础;积极推进世界汉学中心建设,打造汉学家研究基地;立足更高站位,大力推动汉学研究和汉学学术交流。刘利理事长表示,“如何通过汉学家的研究阐释让世界完整地了解和理解中国,如何让世界人民更多的共享中华文明提供的共同价值,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一项光荣任务,也是我们成立汉学家理事会的初衷和使命。”
世界汉学家理事会召集人徐宝锋表示:世界汉学家理事会将打破世界汉学不同语言文化区域间彼此孤立、互动交流不畅、学术共享机制匮乏等壁垒。世界汉学家理事会正是依托于这些优质的、独一无二的汉学家人脉资源,建设国际人脉工程,拓宽中外文化交流渠道,充分发挥汉学家沟通中西交流的桥梁与纽带作用,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开幕式后,期待已久的汉学大咖学术主题演讲拉开帷幕,掀起“头脑风暴”。北京语言大学汉学研究所所长黄卓越担任学术主持。
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荣誉教授马克林(Colin Patrick Mackerras)以“中国与西方:长期比较与预测”为题发表主旨演讲。
日本关西大学外国语学部教授内田庆市(Keiichi Uchida)以“16世纪以后西方人汉语研究概述及汉语研究的外围方法”为题为题发表主旨演讲。
埃及爱资哈尔大学教授阿齐兹(Abdel Aziz Hamdi)以“中阿文化的相互影响与接受”为题发表主旨演讲。
墨西哥学院教授莉莉亚娜(Liljana Arsovska)以”中国文化在西班牙语世界的传播与影响”为题发表主旨演讲。
赠书仪式
29日下午,薪火传承,向汉学家赠书仪式举行。线装书局向与会汉学家赠送《明心宝鉴》,中国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国际鲁迅研究会会长朴宰雨(Park Jae Woo) 作为受赠汉学家代表从线装书局古籍部副主任姚欣手中接过赠书。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向与会汉学家赠送《群书治要》,基多圣佛郎西斯科大学教授何塞(José Augusto Salazar Carbonell)作为受赠汉学家代表从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群书治要》传承委员会副主任王芳手中接过赠书。北京语言大学孔子与儒家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方铭主持赠书仪式。
世界汉学家理事会大会学术研讨会
赠书仪式后,世界汉学家理事会大会学术研讨会举行。
在“国学与汉学”主题发言环节,巴基斯坦全球丝绸之路研究联盟创会主席泽米尔·阿万(Zamir Ahmed Awan)以“海外汉学/中国学研究和发展中的问题和建议”、葡萄牙里斯本澳门科学与文化中心教育服务协调员欧安娜(Ana Cristina Alves) 以“中国哲学的西化”为题、澳门大学高级导师易冬兰(Dimitra Amarantidou)以“当中国哲学谈论希腊:历史背景、翻译趋势与未来挑战”、克罗地亚首都师范大学文明区划研究中心研究员白伊维(Ivica Bakota)以“海外汉学、中国研究的问题和建议 ”为题进行主旨发言。北京语言大学孔子与儒家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方铭担任学术主持。
在“汉语教学与汉学人才培养”主题发言环节,亚美尼亚布留索夫国立大学讲师丽丽特(Akopyan Lilit)以“本地化教学的重要性——帮助海外学生打下坚实的中国研究基础”为题、 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副教授萨沙(Sboev Aleksandr)以“中俄青少年文化认同现状对比及发展前景”为题、格鲁吉亚第比利斯自由大学教授玛琳娜·吉布拉泽(Jibladze Marine)以“汉学(中国学)研究的重要性、发展情况和挑战 ”为题、尼泊尔阿尼哥协会副会长萨尔波塔姆·什雷斯塔(Sarbottam Shrestha)以“在尼泊尔发展汉学/中国学研究中的问题和建议”为题进行主旨发言。汉学与中国学学院副院长李萍担任学术主持。
在“汉学与翻译”主题发言环节,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教授罗季奥诺夫(Aleksei Rodionov)以“看中国文学在俄罗斯的最近译介谈当代中国的形象”为题、巴西汉学家、翻译协会专家会员沈友友 (Giorgio Sinedino)以“鲁迅(1881-1936年)与接受学:以《呐喊》(1923 年)为中心”、西班牙巴塞隆纳自治大学教授罗飒岚(Sara Rovira-Esteva)以“西班牙对中国文化产品的接受:两个中国文学与电影译作的综合开源数据库”为题、波兰深圳石岩公学教师甘文图(Artur Ganczarski)以“研究非主流早期中国文本对波兰中国学的帮助”为题、中国外文局阿语副主编阿巴斯(Abbas Jawad Kdaimy)以”民友谊是汉学的核心——以阿拉伯人和中国人的关系为例”为题进行主旨发言。北京语言大学拉美中心主任孙新堂担任学术主持。
(责编:王隽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