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沙龙 -> 正文

北京语言大学文化青年学术沙龙系列第六期精彩开讲

发布日期:2020-12-10  作者:中华文化研究院 点击量:

12月8日15时,由中华文化研究院主办的“未来——北京语言大学文化青年学术沙龙”系列活动于逸夫楼第一会议室如期举行。本期沙龙主题为“身份与移情:传教士汉学中的女性维度”,主讲人为中华文化研究院讲师、文艺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丁珂文老师,主持人为中华文化研究院讲师、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陈皛老师。

丁珂文老师

讲座伊始,丁老师概述了何谓汉学及其历史流变。汉学学科的发展历史分为游记汉学、传教士汉学、专业汉学三个阶段,是互有重合的不断链阶段,体现出汉学学科逐步专业化的过程。丁老师还列举了一些关于汉学研究的汉学家、书目和网站,以供对汉学感兴趣的学生参考学习,并对传教士汉学阶段在华基督教的传教活动进行了讲解。

接下来,丁老师从社会性别理论出发,并对后殖民主义身份研究中的主要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对萨义德的东方主义、霍米巴巴的身份杂糅和斯皮瓦克等人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深入讲解。她认为霍米巴巴所提出的“杂糅”理论已经涉及到了身份的多元化问题,但是并未直接触及到性别的维度,同时也未触及殖民者主体身份的多样性。而莫罕蒂对女权主义与后殖民主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从性别的维度推进了后殖民主义的理论研究。

接着,丁老师进入了本次沙龙讲座的重点内容——来华女传教士的身份复合性。她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观之:

其一,目前后殖民女性研究多涉及殖民地女性与第三世界流向第一世界的移民,而来华女传教士与上述研究对象所处的位置几乎是对调的。

其二,虽然对来华女传教士的研究也必然会涉及一般性的殖民的语境,但中国的状况显然也不同于后殖民主义学者们经常述及的印度、北非等区域。就整个国家而言,清政府对大部分国土仍拥有主要的控制权。

其三,虽然这一人群不仅携有殖民主义的身份,还携有基督教文明的心理“优越性”,但是这种双重的优势只是之于殖民地民众而言的。在其原生社会中,她们仍处于性别区隔的弱势地位上,仍受着维多利亚时期流行的妇女道德与婚姻观念的约束。基于这种复杂的身份,丁老师还提到了在华女传教士的“失声现象”,极少留下文字资料,甚至少人知道女传教士的存在,她们的工作在某种程度上被遗忘。

基于原生身份意识,丁老师对英美两国的来华传教士做了区分。英国女传教士多来自英伦城郊,受维多利亚时期福音派妇女观影响,有相夫教子和服从丈夫的观念;美国女传教士多来自农村地区,祖辈为拓荒者,受福音派“纯正妇女意识”影响,被希望保留传统道德和虔诚宗教信仰,去净化家庭和社会。

主讲接近尾声,丁珂文老师做了总结。从后殖民角度反观女传教士,她们既是殖民者,又被原生男权社会所物化所压迫。传教士的身份是这批女性迈出职业化的第一步,是其挣脱宗主国家庭性别观和传统道德束缚的跳板。

陈民镇老师

陈民镇老师认为丁老师的讲座提供了一个很新颖的角度,他进而提问:女传教士是否有著作传世?她们在汉学史上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此外,他还联系到当代西方汉学界的女性汉学家加以讨论。

丁老师对此一一解答。她指出,相较于著述颇丰的部分著名男传教士,作为家眷和助手出现的女传教士能够在公开平台发声的机会相对较少。但也在诸如《中国丛报》等教会报刊杂志中可以见到她们的发文。更多的文本资料则是她们的日记、游记、信件。至于当代著名的女汉学家,更是不胜枚举,仅就近些年来过我校参加汉学会议的女汉学家来说,就有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澳大利亚学者杜博妮,从事翻译与汉学史研究的法国学者何碧玉等。

李晗老师

李晗老师对丁老师讲座的重点内容进行回顾,补充了弗洛伊德、福柯的理论。李老师回顾了自己博士期间的阅读经历,表示性别研究作为汉学家关注的一个热点,有其独特的社会意涵。她列举了《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美]高彦颐著)、《内闱:宋代的婚姻和妇女生活》([美]伊沛霞著)等多部相关著作。

李晗老师提出如何在现今海量的资料下选材,使选题超越或至少不重复前人的研究的问题。同时期待丁老师与在座师生分享一些撰写论文的方法和选材定题的技巧。

陈皛老师

主持人陈皛老师补充了自己的见解。她认为女性和宗教有着微妙的关系,宗教在束缚女性的同时也为女性提供了内心发展和灵魂解脱的途径。并推荐阅读相关论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海外汉学(中国学)研究的进展与展望1978-2019》(张西平著)、《中国现代文学的性别意识》(李玲著)。

    参会学生们提出,《剑桥中国文学史》的去经典化是否会造成外国对中国文化的低估和蔑视?该以什么态度看待海外汉学家的研究?另有同学提出,在阅读日韩学者的中国历史著作时,那种相较于西方学者隔阂感要少很多,希望就此感受听听老师们的见解.

诸位评议老师纷纷对学生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丁老师提到东亚特别是日韩与中国同属“汉字文化圈”,受儒家思想影响深厚,思维模式有一定的相似性。陈民镇老师就自己的专业领域而言,谈到汉学家内部也经常会有论争,汉学家和国内学者之间也会就某个具体的问题进行激烈的讨论,这种学术争鸣是一种良性的学术互动。

张道建老师

远在巴基斯坦的张道建老师为同学们做了线上解答。张老师认为,以他者视域进行自我观照是个好角度,大可不必用批判态度对待汉学家,重要的是镜像对照,是中西文化的互动和交流。优秀汉学家甚至更了解中国人,我们应加深对汉学家的认识。李晗老师向大家推荐了《在社会史中触摸士人思想的脉搏——包弼德教授访谈录》(郭鹏著)。丁老师也补充推荐了《汉风》辑刊中“汉学访谈”这一栏目中的多篇深度学术访谈。

本次沙龙师生交流和评议十分精彩,讲座在意犹未尽中圆满结束。

中华文化研究院文化青年学术沙龙每两周举办一次,旨在充分发挥学术交流的积极作用,营造良好的学术科研环境,欢迎大家积极参与。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