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北语人物 -> 正文

让文学经典走入学生的心灵——专访第十五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陈戎女教授

发布日期:2020-01-10  作者:本报记者 李坤 点击量:

2019年是陈戎女教授奋战在教学第一线的第20个年头,从教20年,陈戎女教授积极投身教学改革与实践,不断探索慕课、翻转课堂等新兴教学手段,获得人文科学科学学部学生票选的“最受欢迎女教师奖”,同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多个科研项目,入选“北京语言大学中青年学术骨干”。近日,陈戎女教授获得“第十五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与陈戎女教授的对话由此开始。

记者:从教二十年,您曾多次获得北京市和校级教学表彰,如“首都教育先锋教学创新个人奖”“北京语言大学教学名师”等,本次获得“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可谓是实至名归,您能否介绍一下自己独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陈戎女:实至名归,实不敢当。教学理念上,我逐渐认识到,教育是长期的、心灵与心灵相互接近和发现的过程。1999年我刚博士毕业来北语教书,那时学生气未脱,认识不深,总觉得大学生是成年人了,不需要我们专业教师的管束,而且私心里觉得不管学生的老师才显得比较酷,比较不那么婆婆妈妈——多么幼稚!二十年教下来,终于深切领悟,传道授业解惑中,师生心灵的接近与沟通,才是传道授业和薪火相传的前提。

说到课堂教学,这几年最深刻的感受,是如何与电子产品争夺学生的注意力。不仅我的课堂,很多老师的课堂如此,不管老师在讲台上讲得如何精彩,学生在下面看电脑、看手机,“我自岿然不动”,我说的是与课堂学习无关的看电脑手机。这真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敌人是无时无刻不在引诱学生、吞噬他们时间的电子产品。我的课堂教学方法也因此做了调整,除了授课尽心尽力,还要尽可能幽默风趣,不时互动,把眼神飘忽的同学的注意焦点重新聚焦到学习上来。当然,我也不是孤立无援的,我的最大盟友,是那些千古流传的文学经典,让文学经典走入学生的心灵,让他们明白,阅读和理解复杂的文学文本,比看微信帖子更益智、更有趣。

记者:您一直在积极探索慕课和翻转课堂的新课堂模式,这一模式也收到良好的反响和评价,能否介绍一下这一教学改革的初衷和目标?

陈戎女:最初的初衷很简单,我和黄悦老师做出了一门慕课《外国文学名作赏析》,第一次做也没什么经验,边做边学习,没想到慕课上线后反响不错,至今已完成第三轮了。今年黄老师牵头,我们又上线了另一门慕课《外国文学中的女性》,也受到了欢迎。慕课的社会学习者受众面很广,现在我有机会,就向大家推宣慕课的无墙大学和终生学习的理念和好处。

接下来,我们利用慕课做了《外国文学》的“翻转课堂”,这是针对本校本科生的。学生课下先看慕课视频学习,在翻转课堂上,他们分组发言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再进行点评和互动。这种上课方式的好处是改变了老师满堂灌,学生没有自主学习和思考的传统教学。翻转课堂的方式,我们也还在摸索改善之中,希望能够打造出线上线下的混合式优质课程。我个人感觉,这种教学模式,是高校本科课程未来的发展方向。

记者:“让我以另一种不同的眼光和思维看世界文学。”“钦佩老师的学识和气质。”“每次都要哼着歌去上课,抢前三排的座位。”同学们都非常喜欢您的课,2018年您获得学生票选的“最受欢迎女教师奖”,能否介绍一下“独家秘笈”?

陈戎女:我哪有什么“独家秘笈”,如果说真有的话,那是文学经典跨越古今的魅力。我主讲的课程是《外国文学史》,同学们很喜欢这门课,绝大部分原因在于千百年来经过淘洗的经典的熠熠光辉,吸引着年轻而好奇的心灵。

有些同学觉得,大部分的外国文学经典,尤其古代的,看起来太吓人、太不好懂了。我的课就是要打消他们的陈见和顾虑。没有不好懂的经典,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引导的关键,又在于深入浅出。而且,我一再跟学生强调:读网络文章可能一时爽快,但读经典的价值和意义是一生受益。

还有另一层,不读世界文学,无以了解中国文学和文化,这正如我们学习外语之后,才发现了母语的特点和意义,逻辑是一样的。世界文学,不仅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还是我们丈量自己、认识自己的一个参照系。我们培养学生的理想状态,是中外兼修。

记者:作为北语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学科负责人和比较文学所所长,您在学科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您多次带领科研团队进行科研攻关,产出科研成果,能否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陈戎女:北语比较文学学科,经过几代人的努力,1996年获批硕士点,2000年获批博士点(北语第二个获批博士点),2002年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学科。所以我们的学科和比较文学研究所(1997-2019所史已有22年),算是历史悠久的。在学校的“双一流”学科布局中,我们属于高原学科,肯定要继续弘扬和发挥学科基础雄厚、历史长的优势。

我是从2014年接手比较文学研究所和学科点的工作,到今年,已经建立起每年一会一刊和多次讲座的学科发展模式,即每年主办一次国际或国内学术会议,每年出版两辑《当代比较文学》辑刊,每年举办10次左右学术讲座,这些学术活动的价值和意义是建设北语比较文学学科平台,建立国内国外学术交流合作机制。

我带领过两个科研团队。第一个是梧桐创新平台团队“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2016-2019),3年中我们团队发表论文共13篇(其中A刊论文3篇,B刊论文10篇),出版5部专著和编著,申请到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6项,取得的科研成果十分令人振奋,这是我们梧桐团队精诚团结、合作共赢的结果。第二个是一流学科团队隽才计划“跨文化传播与比较文学”(2019-2021),这个团队组建才一年,目前已经发表A刊论文2篇,获得省部级人才称号2项,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重点项目1项。

记者:您担任着《当代比较文学》的主编,这项工作是否能让您站在学术前沿,了解到最新的学术动态?与期刊作者的互动给您带来了什么?

陈戎女:《当代比较文学》是一本年轻的辑刊,迄今已经出版了四辑。辑刊的主要宗旨是聚焦近年来以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为核心的人文社科研究热点和前沿讨论,我们的愿景是把辑刊建设成为对外发声、建设学术交流平台的重要阵地。四年来,辑刊连续刊发了海内外一流学者的重要论文,如克林斯·布鲁克斯、彼得·海居、马西姆·韦德乔、乐黛云、严绍璗、刘小枫等。而且,辑刊将北语比较文学学科的建设成果,包括学术会议、讲座、论文,成系统地、接连不断地向海内外学界推介,获得了广泛好评。我在主编工作中,的确不断接触到中外前沿动态研究,不断接触到年轻学者的新锐观点,收获非常大。但是目前,辑刊仍然存在缺经费、少人员的问题,希望能获得大家的支持。

记者:您在繁忙的科研、教学工作之余,承担着教学督导的职责,您是怎样来履行这一职责和使命呢?

陈戎女:从2016年起,我担任了第七届、第八届校督导组的驻部教学督导,这几年参与督导的听课、评奖、巡考工作以及与其他督导的研讨交流,让我大开眼界,也对学校的本科教学和育人体系开始有较为全面和切近的了解,这是督导工作对我的提升。督导的职责和使命,我想主要在于为北语本科教学能力的提升,青年教师的培养帮扶,略尽绵薄之力。督导们原来都是一线教师,当跳出了自己教学的圈子,督导可以用更客观、全面的目光去观察、评判学校的教学情况,就是把脉吧,有问题解决问题,有成绩突出成绩。

但是很惭愧,我的督导听课时间和听课人次,还是有待提高的。

记者:您指导的本科毕业论文多次获得优秀论文,您能否给同学们一些学习方面的建议和写作科研论文的建议?

陈戎女:我们外国文学教研室每学年要指导20-30份本科生的学士学位论文,老师们的论文指导工作都比较繁重。我通常从冬季学期期末开始给指导的同学布置任务,比如:确定论文方向,假期查找、阅读、整理学术资料,春季进行开题报告的撰写和开题,到45月份完成论文和答辩。

我一般让本科生写毕业论文时聚焦较为具体的问题,不写大问题。而且,我一般建议他们从“大书”(Great Book)、从经典文本着手,问题意识可以是前沿的新问题,尤其建议他们要利用国外文献数据库里的新资料,加强英文文献的消化和吸收。这样写出来的学位论文既立足于经典文本,又挖掘出新鲜视点,对于学术史、对于学生本人的学术成长,都有价值和意义。

北语的学生,资质都很不错,大部分略加引导,可为栋梁之才。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