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孔院新闻 -> 正文

读图时代的中国文化传播与汉语教学探讨——国际中文教育沙龙(第二期)举办

发布日期:2019-12-30  作者:孔院事业部 点击量:

12月25日,国际中文教育沙龙第二期在北京语言大学举行。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教授叶坦,青年作家、评论家贺奕围绕“影视艺术与中文教学”主题,进行了沙龙讨论。我校国际教育管理处处长/孔子学院事业部主任陈丽霞、孔子学院事业部副主任田鑫、孔子学院中国文化海外传播中心主任邱萍以及师生代表参加沙龙活动。

文化与语言教学的关系历来是各国文化教育界关注的重点,语言与文化要融会贯通是全球外语教育的普遍共识。经济全球化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带来教育理念、模式,教学内容、方式,学习方式与师生关系的全方位变革,在如今这样的读图时代,中文教育如何借助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讲好中国故事?如何以教育促进文明互鉴、文化互学?本期沙龙对以上议题进行了充分的探讨。

叶坦教授讲话

叶坦教授以《中国电影的编剧模式与美国受众的欣赏习惯》为题,从中国近年来的热播电影在海外的评分谈起,旁征博引、自然生动、深入浅出的向观众传达了自己的观点与思考,在现场引起强烈共鸣。比如叶坦教授谈到受西方观众欢迎的中国意象,猴子就是非常出彩的一个,在影视作品里,猴子一亮相还没有做什么,观众就很喜欢,就开始笑。此外,叶坦教授认为中国文化是一种散点文化,包含很多意蕴,诗书画里都是如此。他以电影《回民支队》举例,片中马母英勇不屈,绝食殉国时玉碎的画面,在中国文化里就有很深的含义,中国观众一看就懂了,但西方受众就不见得能接收到这个点。另外相比起西方的叙事倾向于个人视角,中国在塑造作品时使用宏大叙事更多,这也是中国的作品还未能在海外广被接受的原因之一。此外,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诗书画是一体的,比如齐白石的作品《蛙声十里出山泉》,一幅画是如何把“蛙声”这一可闻而不可视的特定现象,通过笔墨表现出来?而这句清代诗人查慎行的诗“蛙声十里出山泉”题写在画上,又对画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这也是中国文化独特的部分。

贺奕老师讲话

贺奕老师以《短视频潮流下的汉语国际教育发展》为题,分享了他对当下文化行业传播模式的转变所作的研究与思考。贺奕老师以一组最新的数据切入,表明当下中国观众观剧模式的转变已经形成,截止2018年12月底,短视频用户规模达6.48亿,短视频用户使用时长占总上网时间的11.4%,这样的趋势无疑对中国文化的传播方式也提出了新的命题。资本强势跟进,比如腾讯视频主导的“火锅剧”计划,以奖励的方式鼓励创作者用镜头语言讲故事;草根“无心插柳”红遍全球,李子柒的视频在Youtube上点燃了众多网友对中国文化、中国语言的兴趣。由此,贺奕老师提出了“汉语国际教育发展,是语言先行还是文化先行?文化改如何先行?”的疑问,在他看来,语言行易,文化行难,然而更长远更长效的传播模式,当推文化。贺奕老师认为从文化产品的传播已从书写时代进入视听时代,汉语国际教育发展和中外文化交流应该把握风向,顺风而行,可以考虑以短视频为辅助手段,讲好中国故事。

活动现场

谈到当下中国文化出海遇到的难点,叶坦教授认为,将汉语精准翻译成其它语言的难度之大,是中国文化传播遇阻的一大原因。唐诗诞生时,英文甚至还没出现。博大精深的汉语与中华文化,如何能准确地抵达外语受众,就是一个难题。贺奕老师则提到汉语教学中教材的缺失。1993年引入中国的英语学习教材《走遍美国》一直深受广大英语学习者的喜爱,而中国一直缺少这样的汉语教材来支撑外国人理解汉语与中国文化,他在授课中会用到《家有儿女》,但这样不是以语言教学为出发点的影视作品,显然存在着许多不适合带入课堂之处。

自由讨论

国际中文教育沙龙是由北京语言大学国际教育管理处/孔子学院事业部开展的“国际中文教育”系列文化和学术活动之一,旨在顺应国际中文教育发展要求,搭建中外专家交流的平台,提升学校国际教育领域的影响力,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具备国际竞争力专业人才。未来北京语言大学还将继续聚焦语言主业,适应本土需求,帮助当地培养中文教育人才,参与国际中文教育标准的制订和实施,为构建更加开放、包容、规范的现代国际中文教育体系贡献力量,为推动世界多元多彩的文明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