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孔院新闻 -> 正文

美国中小学、大学中文教育的新模式与新趋势——国际中文教育沙龙(第三期)举办

发布日期:2020-01-13  作者:孔子学院事业部 点击量:

12月30日,由国际教育管理处/孔子学院事业部主办的国际中文教育沙龙第三期在我校举行。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梁霞教授、美国大学理事会中国语言与文化项目副主任黄丽娟女士围绕“美国中小学、大学中文教育的新模式与新趋势”这一主题进行了沙龙讨论。我校国际教育管理处处长/孔子学院事业部主任陈丽霞以及师生代表参加了沙龙活动。

此次文化沙龙围绕美国大中小学的汉语教学理念和方式,美国高等院校对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展开。梁霞教授从招聘广告的调查研究中总结了近年来美国高等院校对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她表示近年来美国中文学习呈现低龄化倾向,学习中文的渠道多样化,从之前的主流教育机构、华侨学校、来华留学等转向网络中文教学、影视游戏及慕课教学等。从数量上看,大学对汉语教师的需求与高峰时期相比有所降低,其突出表现是精英大学新增的中文教师工作岗位较少;非正式教职、短期教职增加,正式教职、长期教职相对减少。聘任汉语教师的单位对教师的专业背景要求多集中于汉语、语言学、教学法、外语教育、二语习得等领域,反映出用人单位对汉语师资专业背景的认识与要求。她还向大家介绍了美国汉语教学领域的新趋势与新动态,高年级的汉语教学更强调主题化、课题化与多媒体化;教师更多地使用微信群交流信息,增加了教师间合作的可能性;科研方面,美国中文教师学会会刊、学术会议会刊用中文发表的文章越来越多,对阅读和写作的研究有所加强,对中文本体知识的讨论比之前减少,对习得理论、线上教学的研究增加了与神经学科相结合的内容增加。

黄丽娟女士从课时、学生情况、教师输入语言要求等几个方面向在座的各位介绍了美国中小学中文教育模式与现状。她表示,学生多半是零起点,也有少数华裔背景儿童,美国外语教学学会建议教师90%以上时间使用中文。中文沉浸式项目则对教师与学生的要求更高,学生学习的内容包括中文、数学、科学、社会学等,学生通过学习达到从零起点到能够进行阅读写作的目标,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输出要求全部使用中文。针对美国21世纪语言教学的新理念与新趋势,她提出了九项特点,内容包括:基于外语教学标准的设计;使用主题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逆向教学设计;使用目标语教学;使用适合学习者年龄的真实语料教材;注重文化、内容和语言的融合;运用多种评量方式以及运用高科技等。

在焦点对话环节中,梁霞教授就中小学教育的教育标准以及汉语教学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与黄丽娟女士展开对话。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听众们踊跃发言提问,两位专家就大中小学教师发展与培训、沉浸式教学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回答,听众们受益良多。

国际中文教育沙龙是由北京语言大学国际教育管理处/孔子学院事业部开展的“国际中文教育”系列文化和学术活动之一,旨在顺应国际中文教育发展要求,搭建中外专家交流的平台,提升学校国际教育领域的影响力,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具备国际竞争力专业人才。北京语言大学在开展国际中文教育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当前世界各国民众学习中文,了解中国的热情持续高涨,个性化、差异化、多样化的中文学习需求与日俱增。未来北京语言大学还将继续聚焦语言主业,适应本土需求,帮助当地培养中文教育人才,参与国际中文教育标准的制订和实施,为构建更加开放、包容、规范的现代国际中文教育体系贡献力量,为推动世界多元多彩的文明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事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