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晚,由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主办的“北京语言大学第二届口笔译国际大赛决赛暨颁奖典礼”在逸夫报告厅隆重举行。校党委副书记赵旻教授,教务处、学生处、宣传部、研究生院等部门及学院的领导以及高级翻译学院实习基地代表欧亚明星有限公司谭建中总经理莅临比赛现场。
本次口笔译大赛自1月初启动,历时共三个月,分为笔译和口译两个类别。笔译大赛设英汉、汉英、法汉、汉法四个组别。报名共1021人,分别来自北大、人大、北外等全国23所高校。经过学生评审组和专家评审组的层层筛选,评出了各组奖项,高原、娄思齐等6名同学获得二等奖,赵健、杨璐等10名同学获得三等奖,石晓玲、周广林等23名同学获得优秀奖(由于收到的译文没有达到一等奖质量,故一等奖空缺)。口译大赛分英汉互译和法汉互译两组进行。在3月20日、21日的初赛中,130名选手齐聚北语,共同角逐,最终,来自北语、北外、人大、地大四所高校的八名同学进入英语组决赛,法语组决赛成绩也相继产生。
决赛当晚,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刘和平教授,国际合作处处长张宝钧教授,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主任张威教授,外国语学院教师、职业译员孙昊宇老师,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职业译员姚斌博士,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翻译学院口译系主任、职业译员沈小燕老师,北语高级翻译学院教师、职业译员任海龙老师,雷中华老师以及北语第一届口译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张丽同学担任此次比赛评委。来自社会科学学院的张昱琨老师、贾烈英老师和外籍专家Peter、Magnus担任本次比赛的演讲人。
18时40分,比赛正式开始。八名选手分为2组,每组有两位选手为一位发言人进行相应的翻译。第一场对话围绕十八大报告中的2020年收入倍增目标和未来世界经济格局展开。四名选手沉着冷静,以议员的姿态带给全场观众一场视听盛宴。第二场对话围绕世界环境问题展开讨论。发言人幽默而睿智,比赛现场笑声不断,而“青砖白瓦”“冰糖葫芦”等词语的出现,则极大得考验了选手们的专业素质、知识储备以及临场应变能力。
经过选手激烈角逐和评委认真评审,英语组中,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12级英语专业的王越晨摘得桂冠。李岚、王梦霞获得二等奖,贾林、钟潇、康小可获得三等奖,曹雅如、吕云龙获得优秀奖。法语组,一等奖获得者马慧园,二等奖任真、张绚,三等奖田梦、石净儒。赛后,评审组组长刘和平教授对比赛进行了点评。刘教授在讲话中感谢了选手的努力、评委老师的辛苦,更感谢四位发言人的精彩对话。同时激励所有参赛选手在翻译的学习中有更多的收获,期待明年口笔译大赛中涌现更多的留学生面孔。随后,北京语言大学校党委副书记赵旻教授讲话,“感谢高级翻译学院代表学校组织了这样一场国际大赛,给爱口译的同学们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并对对此次大赛圆满成功表示祝贺。
至此,北京语言大学第二届口笔译国际大赛圆满落幕。再次祝贺各位获奖选手,期待明年口笔译大赛更精彩!

选手与评委老师、嘉宾合影

赵旻副书记(右一)与口译一等奖获奖选手王越晨(左一)、马慧园(中)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