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新闻网5月16日电(通讯员 张雨婷 摄影 张雨婷)5月14日下午,以“教育发展与变革:智能时代”为主题的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开幕。为响应关于培养国际化数字人才的倡议,贯彻学校上一轮巡察工作关于加强科技赋能教学、深化产教融合的指导意见,商学院副院长祁大伟、国际学生班主任张雨婷带领22名国际本科生、研究生及交换生赴腾讯北京总部,开展“走进AI大模型——腾讯混元趣味课堂”实践活动。通过系统化认知学习与沉浸式场景体验,国际学生深入了解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突破,直观感受科技创新对文化传承的数字化赋能,为探索智能教育新模式、培养适应全球商业智能化转型的跨文化人才提供实践路径。

本次活动锚定人工智能技术演进趋势,腾讯混元3D算法工程师刘鑫海以“大模型发展现状与未来”为主题,系统梳理了AI技术发展图谱及混元大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跨模态认知推理等领域的突破。在创作工坊环节,国际学生通过输入文本指令生成动态立体模型,借助腾讯混元3D文生图、草图生3D等功能,亲身体验“文化编码-智能解码-创意重构”的全链路创作,切身感受中国数字科技在渲染引擎、交互范式与文化转译方面的集成优势。这一实践不仅构建了技术赋能商业、文化与教育的具象化场景,更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彰显了中国科技在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表达力。

祁大伟副院长在总结中强调,“AI+高等教育”正从技术概念转化为日常化与民用化场景,这也是教育部召开数字教育大会涉及的主要领域之一。通过与腾讯集团等代表全球一流数智化应用与科研水平的大型企业开展合作,能够让富有创造力的国际青年群体进一步感知中国数字科技的飞速发展,提升中外青年对下一代人工智能的探索热情。

活动尾声,腾讯混元为参与学生颁发纪念证书及周边礼包。此次活动是商学院创新型国际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标志着校企合作从单一技术体验向系统性能力培养升级。未来,校企双方将深化场景共创,以AI实践赋能新商科教育,培养既懂智能技术、又通中国方案的商业领袖,助力国际学生成为技术赋能的受益者、中国故事的共创者、文明互鉴的推动者。


编辑:吕美凝
审校:陈思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