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英语和高级翻译学院英语系师生党支部开展“循礼溯源,崇廉尚学”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6-09  新闻来源:英语和高级翻译学院 

北语新闻网6月9日电通讯员 白奕彤 摄影 许天玲)6月6日下午,英语与高级翻译学院英语系教师党支部与本科生第一党支部的 师生党员,在教师党支部书记张旭老师的引领下,共同走进承载着中华千年文脉的孔庙与国子监博物馆,开展了一场以“循礼溯源,崇廉尚学”为主题的沉浸式文化实践活动。师生携手触摸历史,在庄严的殿宇碑刻间,探寻“八项规定”精神深植的文化沃土,汲取修身治学、崇廉尚实的精神力量。

根植沃土:于千年圣地中感悟礼序廉义

大成殿巍峨肃穆,党员师生仰望“万世师表”匾额,沉浸于至圣先师穿越时空的智慧光芒。在志愿者讲解员的细致介绍中,党员师生感受着古代学人对知识的虔诚敬畏与治学的严谨态度。辟雍殿前,“临雍讲学”的盛景仿佛重现,古代最高学府所倡导的“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理念,与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形成深刻共鸣。讲解员还特别结合国子监强调的历代学规与官员选拔的清正要求,深入阐释了“礼”所蕴含的秩序规范与“廉”所代表的行为准则,启发师生思考如何将传统文化精髓内化为自觉遵守党纪国法、校纪校规的行动指南。

触摸文脉:在实践体悟里传承精神薪火

党员师生们驻足于历经七百余年的“触奸柏”前,聆听其所承载的“辨奸除佞、守护清廉”的古代监察精神。党员师生在孔庙、国子监的庄重氛围中,深切体悟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礼”所构建的社会和谐根基与“廉”所彰显的价值追求,这为深刻理解、自觉践行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提供了丰厚的文化滋养和精神支撑。本次“循礼溯源,崇廉尚学”文化实践活动,是一次印象深刻的党性教育,更是一趟薪火相传的文化寻根之旅。

心得映照:青年学子感悟使命担当

牛馨仪:走进孔庙与国子监,只见青砖斑驳,殿宇巍峨,古树参天,无声诉说着尊师重教、崇文尚学的深厚传统。其中,关于御制记功碑的讲解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勒石于燕然而记功于孔庙,看上去似乎不合逻辑,但实际上却把地方的平定从帝王的一己之私事变成了天下一统的共识,展现了塑造民族国家认同的独特方式。本次活动不仅加深了我对中华教育传统的理解,也让我体会到了儒家思想与国家治理的紧密交织,更增强了我作为新时代学子的文化自信与使命担当。

柴亿澄:六月骄阳似火,恰如青春的热忱与梦想的炽烈。在这个高考学子逐梦的季节,我有幸走进孔庙国子监,这座承载着七百年文脉的圣地。漫步其中,我仿佛听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谆谆教诲,感受到清正廉明的为官之道。这种精神追求,与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要求遥相呼应。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我深刻认识到:廉洁自律不仅是为政者的职业操守,更是每个追求进步的青年的必修课。八项规定所倡导的勤俭节约、务实担当,正是对传统文化中“克己奉公”精神的创造性转化。站在新的历史节点,我将以史明志,在专业学习中精益求精,在日常生活中严于律己,让青春在践行党的宗旨中绽放光彩。

李方媛:孔庙之内,人们把进士之名刻于碑上,百余座静静地矗立庙内,这是帝王和为官之人对其“为政以德”等廉政思想的坚守和宣扬。一墙之隔即是国子监,这其中寄托着历代士子对于“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的不懈追求。如今,廉洁思想已然化为今日的“八项规定”,这样的精神智慧经久不衰,实为立人治世之要,其修身以德以廉洁的主旨依旧对我们具有启示意义,应当随“孔庙”一起扎根于我们每位青年心间,作为时刻提醒我们规范自身行为、修炼自身品质的警钟。

英语和高级翻译学院英语系的党员师生将继续扎实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师生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与力量,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将“循礼”内化于心、“崇廉”外化于行,以更饱满的热情、更务实的作风、更清廉的品格,在推动外语学科发展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编辑:吕美凝

审校:陈思远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