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新闻网11月10日电(通讯员 陈鹏翰 摄影 陈晞)11月1日,英语和高级翻译学院党委组织师生党员集体前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革命歌曲纪念馆,开展“唱响红色歌曲,传承革命精神”实地研学暨主题党日活动。学院党委书记王秋生及40余名党员同行。

晴空丽日,秋色如画。党员同志们步行上山,走进“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革命歌曲纪念馆。展馆以“人民的心声、历史的旋律”为主线,突出“歌从史出、以歌颂史”特色。在讲解员的生动导览下,党员们依次走过党的创建、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时代五大篇章,重温党史,感悟党带领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光辉历程。篇章更迭,《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强军战歌》《不忘初心》……大家在展厅里齐唱不同年代的经典旋律,在歌声中重走百年征途,体会党的艰辛与辉煌,汲取继续前行的力量。

随后,队伍一行来到歌曲诞生地旧址,近距离感受曹火星同志“以笔为枪”的创作情景。1943年10月,曹火星同志在霞云岭乡堂上村写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后经毛泽东主席改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伴随中国革命唱遍大江南北,成为家喻户晓的不朽经典。

参观主题展览和创作旧址后,党员同志们来到纪念馆前巨幅党旗下,举行重温入党誓词仪式。学院辅导员陈鹏翰领誓,大家高举右拳,高亢洪亮的声音在群山中回荡,一句句誓词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本次主题党日活动氛围浓厚,师生反响热烈。各党支部随即开展交流分享,摘录如下:
张旭 | 英语系教师党支部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革命歌曲纪念馆让师生们沉浸式地感受到了革命歌曲的魅力和历史背景。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师生们同声合唱,《国际歌》《游击队之歌》《社会主义好》《强军战歌》等革命歌曲响彻展厅,党的初建、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歌声携一幕幕峥嵘岁月扑面而来,大家在动人的革命洗礼中感受到了跨越时代、跨越年龄的精神共鸣。红色基因在歌声中代代相传。
王佳宁 | 英语语言文学党支部
今天我跟随学院党员一同参观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革命歌曲纪念馆,我的内心深受震撼。激昂的旋律、珍贵的史料,生动再现了歌曲诞生的时代背景与精神内涵,让我深刻体会到,这不仅仅是一首传唱不衰的经典,更是党和人民血肉相连、浴血奋斗的历史见证。作为学生党员,这次参观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它让我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青年党员必须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将这份忠诚与热爱转化为刻苦学习、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肩负起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李明杰 | 外语用第一党支部
十一月的第一天,在学院党委的组织下,我和支部党员同志一起前往了房山堂上村参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革命歌曲纪念馆。一进村子,山前一面大大的党旗就映入眼帘,雄伟壮观。通过这次参观,我不仅了解到了许多红色歌曲,还了解到背后的红色历史,党支部合唱红色歌曲的环节更是让我感受到了革命先辈坚强的意志和昂扬的斗志,令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作为一名党员,我定当学习革命先烈精神,保持昂扬斗志,不断前进。
黄悦 | 英语口笔译党支部
11月1日,我和学院的党员同志一起参观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革命歌曲纪念馆。在这里我感受到,每一首歌曲都是一座时代的里程碑。它们串联起的,正是党带领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壮阔征程。这些旋律让我深刻体会到,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也让我更加坚信,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根本保证。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更应赓续红色血脉,将这份信念转化为砥砺前行的实际行动。
傅丹 | 文化遗产党支部
今天我和党支部同志参观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革命歌曲纪念馆,我深受震撼与鼓舞。在这里,我了解到这首经典歌曲诞生的历史背景,感受到革命先辈们为民族解放、人民幸福浴血奋战的坚定信念。当大家齐声高唱那熟悉的旋律时,我的心中涌起一股热血与自豪。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继承和发扬先辈们的优良传统,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勇担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霞云岭的黄叶白云间、往返巴士上,师生还围绕生涯发展、文化传播等话题亲切交流,气氛祥和。此次主题党日活动既加强了学院党支部思想建设,同时进一步增强了凝聚力与向心力。
编辑:吕美凝
审校:陈思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