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阎纯德教授做客第六期“三立学堂”

发布时间:2025-11-10  新闻来源:教师教育学院 

北语新闻网11月10日电通讯员 赵硕涵 宁可 摄影 任晨璐)为纵深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汇集资源、搭建平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022年,在校领导的指导下,教师教育学院设立“三立学堂”。学堂取“立德、立言、立功”之意,定期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开展讲座,关注国内外学科专业发展与学术前沿问题,探索学生成长成才新途径。

10月29日晚7点,“三立学堂”第六期正式开讲。本次讲座由北京语言大学教授阎纯德主讲,教师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晓波主持,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国际中文学院院长施家炜教授,文学院纪委书记、党委副书记姜西良,教师教育学院本科生辅导员曹文潇、左云骄,文学院兼职辅导员武美言出席,与2025级中国语言文学类新生共同聆听阎纯德前辈故事。

阎纯德教授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历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师、北京语言大学外语系与中文系主任,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文学委员会主席,四次赴法任教累计七年余。主要从事20世纪中国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兼及汉学与文化研究,业余从事文学创作;创办并主编《中国文学研究》《汉学研究》《中国文化研究》期刊,主持编纂《中国文学家辞典》(6卷本)、《二十世纪华夏女性文学经典文库》(11卷本)等大型文献从书,主编《汉学研究》集刊已出版38集并入选CSSCI核心期刊,其学术代表作《二十世纪中国女作家研究》获香港龙文化金奖一等奖、中国女性文学第二届优秀著作奖,《20世纪末的中国文学论稿》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优秀著作奖,散文集《在法国的日子里》获全国优秀文化读物一等奖。

此次讲座,阎纯德教授深情讲述了自身从黄河滩走向世界的成长经历,将一部跨越时代的个人奋斗史娓娓道来,他勉励北语学子铭记并传承奋斗精神。谈及汉学研究与女性文学创作,他回顾历史,厘清汉学与西方中国学的区别,同时表达完成中国女作家研究著作的决心。最后,分享了学生时代的文学创作和体育锻炼经历,号召学子们践行终身学习理念、勤于锻炼。

在随后的互动环节中,阎老师围绕“奋斗”这一核心,对学子们的提问给予恳切回应。谈及如何保持积极心态,他深刻剖析“国家关怀”与“个人经历”如何共铸精神力量;面对青年写作的困惑,他结合自身经历,鼓励同学们细致观察、积极创作;论及当代汉学研究,他强调必须深植中国文化根基,广泛阅读文献,具备国际视野。

李晓波老师和施家炜老师分别进行总结发言。李晓波老师结合阎纯德教授的讲述,阐释“立德”“立功”“立言”的实质,勉励同学们自觉提升本领担当时代使命,不负青春年华;施家炜老师高度评价阎纯德教授作为北语发展见证者与开拓者的卓越贡献,他的奋斗历程“三立”精神的最佳诠释,她号召同学们传承前辈智慧,将个人成长与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紧密结合,助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阎纯德教授以其饱经岁月淬炼的人生故事,生动诠释着“三立”精神,深深打动了在座师生。新一代北语学子将牢记教授的殷切嘱托,接过传承的接力棒,将“三立”精神落到实处,用行动书写青年答卷。

编辑:吕美凝

审校:陈思远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