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北京语言大学第三期篆刻班正式开课。本期篆刻班继续由我校退休老教师董原老师义务担任教学任务,共有来自中国、韩国、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的13名北语中外学子和退休教师张昱女士组成学员队伍。
董老师和第三期篆刻班学员合影
由北语关工委(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组织开办的篆刻实践课自2016年第一期开设以来,深受好评。较之以往全部由中国学生组成的传统课堂,本期课程首次采用了中外学生携手互助的混合班模式,不仅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又充分发挥了北语作为“小联合国”的独特优势。
本期篆刻学习共设8节课程,分为理论学习、采购物资、篆刻实践等阶段。第一堂课上,董原老师向各位学员亲切问好,并让各位学员进行自我介绍,互相认识。学校离退休处、关工委罗立祥老师也亲临课堂,称赞了学员们对篆刻这门古老艺术的学习热情,并希望大家可以“认真学、多动手、有成效”。
随后,在董原老师的带领下,各位学员开始正式进行理论学习。本次学习内容主要分为篆书、篆刻的基本常识和篆刻艺术的发展简史两部分,讲义为董原老师的亲著《篆书与篆刻》一文。此外,董原老师还向学员们展示了多本印谱和往届学员作品的一函印册。传者有方,娓娓可听,受者有心,细致入微。在生动的讲解和深刻的探讨中,各位学员都深受启发、受益匪浅。
董老师向大家讲解理论课程
“古朴金石气,拙巧篆字魂。”这是董原老师在《篆书与篆刻》一文中向学员们阐述的所要追求的目标。篆刻实践课不仅是为了展示篆刻文化的多样形制和丰富内涵,更是要让它在老一辈人与年轻一代的碰撞中,历久弥新,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