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精彩来园 -> 正文

心理健康系列讲座“认识抑郁症——是谁偷走了你的快乐”举办

发布时间:2016-06-07  新闻来源:高翻学院 

6月3日下午,北京语言大学第17届525心理健康系列讲座“认识抑郁症——是谁偷走了你的快乐?”主题讲座在主楼南201教室举行。此次讲座由我校心理咨询中心主办,外国语学部高级翻译学院承办,主讲人由北京安定医院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医师、心理治疗师刘竞老师担任。讲座吸引了校内外师生的积极参与,会场内座无虚席。

360反馈意见截图16171117478767

    

     在讲座的一开始,刘竞老师以一段生动浅显的科普小视频《小黑狗》将大家引入讲座的主题——抑郁症。接着,刘老师从抑郁症的定义、病因、诊断标准、治疗方法以及如何看待五个方面为大家具体介绍了抑郁症的相关知识。

刘老师介绍道,抑郁症并不是指我们平时的心情不好或郁闷,而是指人陷入一种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这种低落与我们的处境是不相称的。她列举了一些患者患抑郁症前后的变化来帮助大家认识抑郁症。然后,她用真实的数字和病例向大家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抑郁症的现状、不同人群患抑郁症的比例以及一些历史名人的抑郁症病史。

360反馈意见截图16171117094929

关于人会得抑郁症的原因,刘老师告诉我们,遗传因素、生化因素、心理社会因素(如早年不良的养育方式、家庭沟通模式、应激性生活事件、缺乏社会支持)以及人格特点等因素的作用可能会导致抑郁症的发生。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又不失幽默,观众们积极互动,现场的气氛轻松而又热烈。

接着,刘老师向我们介绍了抑郁症的诊断方法。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关注自己抑郁心境的持续时间、对自己社会功能的影响程度、生理症状和变化规律以及睡眠障碍、家族史等来初步判断自己是否患上了抑郁症。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类型的抑郁症如季节性情感障碍、隐匿性抑郁等也需要大家的关注。

随着医学的发展,抑郁症的治疗方法有很多。既有药物治疗、电抽搐治疗(ECT)等生物学治疗方法,又有多种多样的心理治疗法;光疗法、运动等辅助治疗方法也十分有效。最重要的是,患病之后,我们要善于寻求资源来缓解或治疗自己的抑郁症。并且,在治疗后的预后治疗也尤其需要引起重视。

刘老师告诉我们,正如黑暗也是另一种光明,抑郁症所带来的其实也不仅仅是无边的痛苦;有科学证据表明,人患抑郁症时更容易集中注意力于一种矛盾两难的困境,在患病期间的经历和思考更会是人生一份宝贵的财富。

360反馈意见截图16171117589878

在最后的互动环节,在场师生积极提问,咨询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刘老师回答了来自中央民族大学的老师和现场的一位学生的提问,她的细心解答也让我们对心理健康、心理咨询师等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下午4点,本次讲座顺利结束。希望同学们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对自己和周围人的心理健康保持关注,了解心理健康知识,享受丰富而精彩的大学生活!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