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精彩来园 -> 正文

在音乐的“草原”上驰骋——蒙古长调艺术讲座走进我校

发布时间:2011-12-13  新闻来源:记者团 赵怡 

129晚,蒙古长调专题艺术讲座在我校逸夫报告厅举办,标志着“与艺术对话——迎校庆高雅艺术校园行系列活动开始走近我校师生。此次活动由校团委和中外学生艺术团联合举办,邀请了多位内蒙古长调艺术交流团研究会的蒙古长调专家,用讲座和现场演唱的独特方式展示了具有优秀历史文化的长调艺术。中组部、团中央博士服务团成员、内蒙古长调艺术交流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冷德熙博士主讲此次讲座。伴着悠扬的马头琴声和艺术家嘹亮的歌声,讲座正式展开。

蒙古长调,是原生态的绿色音乐,被誉为“音乐中的草原”。它于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音乐重要的组成部分。

讲座主要关注四个方面。首先介绍的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及其遗产,《圣主成吉思汗》的音乐录像使在场观众感受到了蒙古族文化大气磅礴的魅力。之后,歌手演唱了著名的蒙古长调《赞歌》。第二部分是“那些歌那些王”,冷博士依次向大家介绍了哈扎布、宝音德力格尔、昭那斯图等国际著名蒙古长调艺术家。

接下来长调的分布与特点讲述中 ,冷博士用“壮美”与“凄美”简洁精炼地概括了东西部长调的不同特点。观众们更在歌曲连唱《清秀的山峰》、《小黄马》、《六十棵榆树》中深刻认识到长调辽阔、高远、沧桑、柔情的特点。讲座的最后一个方面关注的是当前草原与长调的困境:草原沙化、长调濒危。尽管游牧文化消逝日趋严重,音乐文化多元化不可阻滞,但是冷博士相信,在国家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在长调研究会全体艺术家的努力下,长调永远不会消失“有人说,女人是男人的浪漫,骏马是骑士的浪漫,长调是草原的浪漫。让我们唱起古老的长调,为子孙后代保存一片绿色。”

讲座在内蒙古长调合唱团精彩的长调合唱中进入尾声,合唱团包老师向记者表示;“之前,我们已经在北京的六所高校进行了演出。这次大学行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蒙古长调,弘扬民族文化。”来自校合唱团的辜山山在活动结束后深有感触;“参加今天的活动让我受益匪浅,感受到了长调的巨大魅力,希望年轻的我们能够更好地保护它并把它发扬光大。”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