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在这个氤氲着古香的街道里,团校5班举行了团学活动,这次活动旨在让同学认识传统文化,增强对历史的认知感。
在南锣鼓巷的街道中行走,一间建筑风格俨然不同的店铺吸引了同学的注意。“哇,这里有卖油纸伞,好漂亮!”这就是南锣鼓巷中有名的“若水堂”,以卖全手工制的油纸伞出名。“这让我想起了《雨巷》,真浪漫。”“现在专门卖油纸伞的店应该不多了吧,真特别,能把这种传统工艺保留下来真不容易。”同学们一边观赏油纸伞一边抒发自己的见解。油纸伞在店里鹅黄的灯光下绽放光彩,她在历史长河中历经磨难,直至现在仍然无限亮丽。
在南锣鼓巷,不起眼的路边小摊也承载了历史的重量。“这是什么?好特别。”一个同学指着街边的小摊问。北京的同学马上告诉她“这是吹糖,是一种传统工艺,你想要什么动物他就能吹出什么动物”。站在路边观望了好一会,同学们终于向前走了。但还有同学不时回头,“我以前就有听说过吹糖,今天是第一次看到,很兴奋。”
走过古色古香的大街,到达了烟斗斜街,同学们在牌坊处拍下了照片,宣告今天的旅程结束。“来到北京以后也很少走出学校,今天来到南锣鼓巷收获还是很大。以前都是在课本上看到老街,具体的参观了以后,充分地认识到保护文物很重要,回去也要搜搜关于南锣鼓巷历史的资料。”活动结束后刘同学这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