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到12月,北京语言大学学生咨询中心面向心理协会的同学们举办了团体沙盘体验系列活动。本次系列活动由中心专职教师王硕老师组织和主持,心理协会成员按部门分批次参加,共举办了7期,每次活动持续2个小时。先后参加活动的心理协会部门有:办公部、学术部、联络部、宣传部、编辑部、活动部以及心灵伙伴项目,近60位同学参加了此次系列活动。同学们活动后都表示收获颇丰;部门间也交流了各自的沙盘游戏体验心得,将在体验活动中感悟到的团队动力、协作精神,对成员彼此的了解运用到平常的心理协会工作中,发挥优势,弥补不足。
沙盘游戏是由瑞士的精神分析学家卡尔夫女士创立的,其基础来源于荣格分析心理学象征理论和原型理论,它为来访者创造了一个“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可以使来访者的自我治愈力得以发挥,并从心理深层来促进人格的改变。团体沙盘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通过成员在沙盘制作中的互动与非言语沟通,促进彼此的了解,增强彼此的联结与交流,增加团队的凝聚力。
每次活动以团体沙盘为主,由小组成员按照一定的规则共同制作一个沙盘作品,并在制作结束后对整个过程进行讨论。摆放时不需要考虑好坏对错的问题,只要将自己想放的玩具放上,将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就可以了。摆放的顺序由抽签决定,每人每次只能放一个玩具或完全相同的几个玩具,不许拿走他人已摆放的玩具,但可以挪动,成员之间不能进行言语交流。通过小组成员在沙盘中的非言语互动,有效地呈现团体的内部动力、成员间的无意识沟通。王硕老师作为引导者和见证者,营造一个团体所需要的安全受保护的心理空间,并会根据作品给小组成员做出相应的反馈。
不同的团队作品体现了不同的沙盘风格,正如各部门运作时有着自己的独特方式,也有着不同的团队动力。但是在大家默契的配合下,每一个沙盘作品又都是和谐的,从一开始对伙伴的选择不明所以,到从一步步的布置中感应到了彼此的想法,领导、配合、改动着沙盘世界的布局,最终创作出凝聚着共同心血的满意作品。一沙一世界,成员在日常工作中不也是这样磨合的么?
办公部的同学道出了大家的心声:“通过这次团体沙盘活动,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团队合作,可以促进部门成员之间的融合,优势互补,互相学习,从而提高我们共同解决问题和单独处理的能力。同时培养了我们的责任感,使我们认识到要对团队任务负责;对小组学习成员负责,合理分配学习任务,使成员之间必须相互合作,相互沟通交流相互帮助、包容。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得出最优方案,获得最佳结果。”

沙盘作品

沙盘作品

办公部和学术部

宣传部和心灵伙伴项目组

编辑部、活动部和联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