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精彩来园 -> 正文

我校武术队在首届首都高校“武悦杯”中国功夫对抗赛中获佳绩

发布时间:2014-12-16  新闻来源:体育教学部 

  12月13日首届首都高校“武悦杯”中国功夫对抗赛在清华大学西体育馆内举行,我校夺得一个第二名、一个第五名。本次比赛共有来自清华大学、北京体育大学、首都体育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等14所高校的近70名在校大学生参赛。这是中国武术散打项目第一次在大学生群体中举行如此规模的比赛。本次比赛为了防止参赛运动员的在对抗中受伤,制定了适合参赛的大学生体质状况和技术水平的规则,同时取消了武术散打中的接腿、摔法等技术动作。比赛共设6个级别:56公斤级、60公斤级、65公斤级、70公斤级、75公斤级、80公斤级,在竞赛方法上采用三局两胜制,先赢两局者即为赢家。

  我校在领队程大力老师和教练员任飞飞老师的带领下,共派出了60公斤级的王怀、65公斤级的才多、70公斤级的吕仁喆参赛。队员吕仁喆在比赛中敢打敢拼,一路过关斩将。首先在第一轮对抗中轻松的以2比0击败了中国人民大学的付延召,在第二轮中又以2比0战胜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刘才慧,第三轮仍然是以2比0赢得了北京政法职业学院的许守波进入了决赛,在最后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夏剑峰争夺冠亚军时,遗憾的负给了对手,获得70公斤级的亚军。60公斤级的王怀同学同样是不畏对手,以坚忍不拔的精神与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的申恩泽进行角逐,以犀利的的拳法和腿法与对手在前两局打成平局,第三局时对方以微弱的优势2比1获胜。65公斤级的才多同学在比赛中全力以赴,赛出了水平,赛出了风格,充分的体现出了男子汉不服输的气魄,最后获得了该级别的第五名。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是在中国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逐渐演变发展形成的。武术在古代不同的时期曾被称之为拳勇、技击、武艺、相搏、手搏、卞、白打等等,散打也俗称“打擂台”,民国时期被称为“散手”,曾经在1928年和1933年由南京中央国术馆列为国术国考的重点项目进行对抗比赛。武术散打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运用武术中的踢、打、摔等攻防技法制胜对方的、徒手对抗的现代竞技体育项目,它是中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武术动作在实战中的灵活运用。练习散打是培养人顽强毅力,优秀心理素质和克敌制胜本领的最佳途径。

  通过此次比赛,队员们不仅为学校、为自己夺得了荣誉,同时在实战、心理、意志品质等方面也得到了一次很好的锻炼。更是为中国传统文化和武术运动在首都高校中进一步发展与普及贡献了一份力量。

蓝方为我校运动员

蓝方为我校运动员

(蓝方为我校吕仁喆同学)

蓝方为我校吕仁喆同学

王怀(左)、才多(中)、吕仁喆(右)

王怀(左)、才多(中)、吕仁喆(右)

参赛师生合影

参赛师生合影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