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晚7点,北京语言大学第九届人文学术月之“二〇一三学术·思想师生交流会”在教四楼208教室顺利举行。在交流会进行的两个小时里,老师和同学们交流互动,就共同关心的学术、思想、历史和当下社会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本场交流会由人文学院研究生会副主席顾心阳同学主持,特别邀请到我校社会科学学院的丁文阁院长、张昱琨老师、贾烈英老师和梁太富老师四位嘉宾,我校人文学院国际政治系的李明奇老师作为特别嘉宾也参加了交流会。五位嘉宾老师就本场交流会的主题——“学贯中西,通变古今,思辨当下,畅想未来”做了精彩的讲演。
梁太富老师首先发言,他就学术的重要性、学术与思想的关系以及社会科学对人文科学的重要补充作用做了阐述,并借此机会对本届人文学术月及本场交流会在主题选择和学术方面的成果表示肯定,还提出了自己的殷切期望。贾烈英老师就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在渐进式改革和激进式革命两项中选择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当前的中国走审慎的改革道路,用不断微调实现软着陆是正确的方向。丁文阁老师阐述了思想的重要性,认为思想的力量巨大,历史往往偏爱思想家,古往今来帝王将相无数,而真正对世界产生深刻而持久影响并被世人所铭记的还是那些大思想家,所以她教导大家要做一个有思想的人。张昱琨老师是我校研究俄罗斯的专家,他主要就俄罗斯及苏联的历史、中俄(苏)关系、俄罗斯发展现状以及中俄两国的异同做了发言,并指出中国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向俄罗斯学习经验并吸取教训。李明奇老师的研究方向是国际法,他主要从国际法角度对当下热门的中日钓鱼岛争端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老师们渊博的知识和深入的分析令到场的同学们深受启发,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老师们自由发言结束后,同学们就自己关心的问题如中国是否应该结盟、俄罗斯与中国及原苏联加盟共和国的关系、中国儒释道和基督教的作用、李天一案等向老师们虚心请教,老师们做了深入细致的回答。在交流中,大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尽管近年来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现实中的问题却还不少,综合国力与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相比尚有差距,真正愿意与中国做好朋友的国家还不够多,但整体上中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只要假以时日,一定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整场交流会现场气氛热烈,师生之间交流融洽。
最后,第九届人文学术月之“二〇一三学术·思想师生交流会”在老师同学们的掌声中圆满结束。交流会结束后,老师与同学们合影留念。
第九届人文学术月活动仍在继续,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本届人文学术月的其他专场,我们期待您的参与!具体情况请关注人文研会人人网及各专场海报发布的通知。衷心感谢参与本场交流会的老师和同学们的热情参与,下一届人文学术月之“二〇一四学术·思想师生交流会”明年与您再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