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沙龙 -> 正文

施旭升教授谈艺术文化从体验到消费的变化

发布时间:2012-11-26  新闻来源:人文学院 

20121120日下午,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所长施旭升教授应邀来人文学院做题为《意象:从体验到消费》的学术讲座,国际文化交流系主任韩德民教授主持了讲座。

施教授说,审美意象的构造需要运用各种文化意象的材料,运用为人们所认同的意象表现的手段与方式。同时,审美意象又总是在主客体的审美交流中得以具体呈现,它总是在一种具体的审美关系中实现的。所以,作为审美对象,意象乃是与特定的文化传统中的人、事、物、景分不开的,它要求人们的一种专注和体验,一种经验上和情感上的认同,一种切实的感同身受艺术意象表现出的是一个有机的内在的和谐完整而富有意蕴的物象和境界,有着一种联想性的指涉作用。它透过一个特定的情境、一个物象、一个人物甚至一个符号的具体的切实的展现,而赋予其更深厚的意义蕴含,并且能够给人以更丰富的体验和回味。但在消费时代,意象作为艺术存在本体,其属性和功能都将产生根本性变化。消费的符号化,某种意义上也促成了艺术生产方式的符号化。诸如《泉》之类产品能够获得艺术品身份,只有置于这样的背景下才能得到理解。

韩德民教授对施教授观点进行了评议。他认为消费社会的“消费”,所满足的在根本上乃是超出生存必须之上的心理性需要,这种心理需要主要是外在人为开发的结果,开发的动力在于生产的过剩。施教授所总结的艺术文化从传统到现代、从体验到消费的变化趋势,与这种消费需要性质的演化是互为表里的。参加讲座的同学围绕施教授的讲座内容,也从各种不同角度进行了回应。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