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沙龙 -> 正文

沈庶英老师谈“汉语、商务、文化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发布时间:2012-11-15  新闻来源:人文学院 

1114下午,由人文学院对外汉语系,汉语国际教育研究所和教务处共同举办的对外汉语教学系列专题讲座第八讲在主南200开讲,我校汉语学院沈庶英老师应邀为大家做了题为“汉语、商务、文化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的精彩讲座。讲座内容由当今海外商务汉语学习现状及商务汉语热等话题展开,涵盖了商务汉语的概念及内涵、商务汉语教学、商务汉语教学方法等几项重要内容。讲座期间,同学们认真聆听,积极思考,气氛热烈。

首先,沈庶英老师为大家介绍了当今海外商务汉语的学习情况,进而阐释了商务汉语热的原因,即中国经济力量的崛起推动了商务汉语的学习;商务汉语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商务汉语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其次,沈庶英老师为大家讲解了几个有关商务汉语的基本问题:商务汉语的来源、商务汉语的概念、商务汉语和通用汉语的关系以及商务汉语、经贸汉语、商贸汉语这三个概念的意义及联系。随后,在同学们对商务汉语相关问题有所了解的基础之上,沈庶英老师针对商务汉语教学及商务汉语教学方法两个问题展开了更为深入的讲解和论述。沈庶英老师强调商务汉语姓“语”不姓“商”,商务汉语的核心是汉语而不是商务,并提出了现阶段学术界对商务汉语教学内容的两种观点:单轨制和双轨制。商务汉语具有汉语、商务、文化三位一体的特点,对此,沈庶英老师以“冰山理论”为喻生动形象地指出了商务汉语三位一体的内容构成及其特点,并提及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养成的问题。根据商务汉语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沈庶英老师总结了商务汉语教学内容选择的原则,并从教学大纲、教材、专业方向等不同角度分析了商务汉语的教学内容。针对商务汉语的教学方法,沈庶英老师为大家讲解了适合在商务汉语教学中应用的内容型教学法,并提出了内容型教学法在商务汉语教学中面临的五点问题。最后,沈庶英老师客观地分析了商务汉语的发展趋势及其发展中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

人文学院院长助理施家炜副教授主持并总结了本次讲座,指出商务汉语和通用汉语教学都属于第二语言教学,二者的核心教学内容都是汉语,那么其共性与个性究竟何在?二者是何关系?如何关联与衔接?她还提出商务汉语教学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当前尤其需要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教材建设、大纲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通过近两个小时的聆听思考,同学们获益匪浅,此次讲座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落下帷幕。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