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沙龙 -> 正文

李泽厚:再说西体中用(一)

发布日期:2008-11-10  作者:思与文 李泽厚 点击量:

今天主要讲讲"西体中用"。?

对我的"西本中用"说有好些批评,我多年来也一直没吭声。有人认为我已经改变了,有 人认为我当年不过随便一提,或"立异以为高",哗众取宠事过境迁 ,也就不说了。其实都不然。我当年是认真提出这一说法,而且至今坚持,下面就"再说" 一番。总而言之,"再说"者,以前说过也;说过而遭批判,是以再说也。?哲学网出品zhexue.com.cn

一、词语问题:突出矛盾?

"西体中用"。首先,什么叫"体"ς什么叫"用"ς"体"指本体、实质、原则(Body,Subs tance,Principle),"用"指运应、功能、使用(Use、Function、Application)。?

许多批评者异口同声地说,现在(现时代)为什么还要使用"体、用"这种"早已过时"的陈 旧的语言、词汇ς"体、用"这语词太古老,太不科学了。的确,"体""用"这对词是中 国古典哲学的传统术语,含义模糊,缺乏严格的定义或规范。那为什么我还要使用这种语汇 ς简单说来,这就因为它还有生命力。语言以及语词的意义本来就在使用之中。我的"西体 中用"也本是针对"中体西用"、"全盘西化"(亦即"西体西用")而提出的。它产生在特 定语境中,也只有在这语境中才有意义。所以我多次强调,如果没有"中体西用"和"全盘 西化"这两种思想、理论、主张、看法以及语词,我也就不会提和使用"西体中用"。"中 体西用"、"全盘西化"这两个词组既然至今仍在使用、流行,仍有广大的市场、基础和力 量;那为什么我不可以坚持使用"西体中用"呢ς?

其次,有的批评说,过去严复等人批评"中体西用"时就说过,"体""用"不可分,中 之"体"不能有西之"用",怎么可以说"中体""西用"或"西体""中用"呢ς对," 体""用"不可分,这是中国哲学的基本思想,这下面还要讲。但之所以出现这种分割 , 却深刻地反映了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即现代与传统的尖锐矛盾。一百年前的学人为了解决 这个矛盾,提了"中体西用";继承前人的这种感受,我今天则是自觉地要在语言上突出这 个矛盾。表面看来不通,实际却很重要。因此在我看来,某些论者故意避开"中"、"西" 、"体"、"用",或提出"中西互为体用"论,或提出"中外为体,中外为用"论等等; 表面看来,十分公允,实际上等于什么话也没说,而恰恰是把现代与传统这 个尖锐矛盾从语言中消解掉了。?

第三,为什么是"中"、"西"呢ς现代化不等于"西化",为什么要用"西体""中用 "呢ς的确,现代并不就是西化。但无可讳言,现代化的基本观念、思想特别是物质方面的 因素、基础,如近代的生产工具、科学技术以及生产关系、经营管理都来自西方,是从西方 资本主义世界学习得来的。今天中国也在大讲"开放"、"引进"。既然如此,用"西化" 来概括"现代化",特别是物质生活的"现代化",又有何不可ς大家今天都用的电灯、电 视、冰箱、空调、汽车……,它们作为现代化生活的重要标志,不都是从西方引进、学习得 来的吗ς不害怕"现代化",不害怕"引进",为什么要害怕"西化"这个词汇呢ς?

总之,我维护"西体中用"这个词语的合理性,认为它是有现实意义、有生命力的语词。它 突现了现代化与传统的关系这个重要问题。?

二、历史回溯:三派意见?

既然"西体中用"主要是针对"中体西用"而发;那么,首先就应讲讲什么是"中体西用" 。?

"中体西用"有百多年的历史。它的意义和作用也有重要变化。"中体西用"在十九世纪五 十年代,甚至到九十年代初,也就是说在整个洋务运动和早期变法维新的思想和活动中,具 有很大的进步意义。它尽管强调以正统意识形态(儒家伦理学说)和政治体制(君主专制制度) 作为本体的实质、原则不能动摇,但必须采用西方的技术、科学以及某些经济政策(从购 买近代军事武器,开办近代军事工业,到支持民营近代工商业等等),这样才能抵抗西方的 侵略和使中国富强。因此,当时的"中体西用"说强调的是"西用",强调的是要引进西方 的科技工艺以及某些新体制等等。这与顽固派盲目地排斥西方的一切,认为即使近代科技也 是"奇技淫巧",有害于中国传统,因此不应学习的主张和态度是相对立和冲突的。当时的 前进人士用"中体西用"来概括他们"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来与顽固守旧相对抗,起了 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正面作用。?

转折点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即甲午(1895)戊戌(1898)时期。"中体西用"的思想、理论 由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转向了阻碍这个进程的方面。为什么ς因为当时开始面临政治改革的 巨大问题。甲午战争的惨败,似乎说明仅仅"船坚炮利",引进现代工艺科技等等"西用" 并不能拯救中国,因而这个时期"向西方学习"的重心已开始转向引进西方的经济、政治等 思想理论,转向于如何尽快进行政治改革,以抵抗侵略,振兴中华。这个时候,可说出现了 三派思想、三种倾向。?

第一派即"中体西用"派,代表人物是张之洞。张之洞接过八十年代郑观应等人"中体西用 "的说法,写了《劝学篇》。如果说,上阶段郑观应等人强调的是"西用",这时候张之洞 强调的则是"中体"。他大讲"旧学为体,新学为用",前者是"本",后者是"末"。其 基本思想是,主宰中国两千年的儒家正统的意识形态和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即传统的纲纪 伦常是"中体",绝对不能改变。他着重指出,西方的民权、民主思想绝对不能在中国实行 :"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使民权之说一倡,愚民必喜,乱民必作,纪纲不行,大乱 四起"。"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以 孝悌忠信为德,以尊主庇民为政,虽朝运汽机,夕驰铁路,无害为圣人之徒也",如此等等 。这就是说,只要传统的儒家意识形态和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即"圣道"、"伦纪"不动, 其他都是可以改变的。以后的所有"中体西用"论,也都是着重在保卫"中体",即强调中 国本土的传统不能改变。他们认为这是"立国之本",要坚决捍卫它,不能"西化"。什么 传统呢ς有的指政治传统,有的指文化传统,有的实际是文化为表,政治为里,或以"文化 "名义或"革命"名义出现的政治传统。今天好些人坚持"中体西用"论,港、台现代新儒 家的"由内圣开外王",也是一种"中体西用"论,这里不再详说了。?

第二派是"全盘西化"。上个世纪还没有这个名词,也还没有这个主张,但已有苗头,即激 烈地抨击和否定中国本土的传统,包括政治传统和文化传统。这个苗头就是谭嗣同。谭在18 98年写了《仁学》这本书。此书猛烈的抨击和否定了二千年来占据社会统治地位的儒家正统 意识形态和政治体制。他说:"二千年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二千年之学,荀学也, 皆乡愿也。唯大盗利用乡愿唯乡愿恭媚大盗,二者相交相资…"。既然是"大盗",就该打 倒、推翻,"彼君的不义,人人得而戮之";"铲除内外衮衮诸公而法可变";"今日中国 能闹到新旧两党流血遍地,中国方有复兴希望";"志士仁人求为陈涉、杨玄感以供圣人之 驱除,死无憾焉。"总之,只有通过流血革命,才能改革政治,振兴中国。同时,谭嗣同强 调,必须"冲破重重网罗",彻底摧毁传统儒家的伦理教义,"三纲之摄人,足以破其胆, 而杀其灵魂","五伦不变,则举凡至理要道,悉无从起点"。他认为"仁-通-平等"才 是普遍原理,人人都应像朋友一般地自由和平等,"民主者,…君臣,朋友也;…父子,朋 友也;…夫妇、朋友也"。总之,一切关系必需建立在人人平等的基础之上。所以,我认为 谭 嗣同实际上是中国近现代政治激进派和文化激进派的源头和先行者,是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 的前驱。尽管由于时代关系,谭嗣同在政治活动中还从属于改良派,在思想上还不能直接责 骂孔子,但实际上已开始是"全盘西化"(全盘地否定中国传统政治和传统文化)的思想家 了。这种激进思想后来影响越来越大,不但辛亥和五四,而且与以后的各种革命、各种激进 思想和情绪都常常一脉相承。?

如果说,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是保守主义,谭嗣同的"流血遍地"是激进主义,那么,我 以为处在两者之间的康有为,恰好可算是"西体中用"的自由主义。张之洞强调的是维护、 捍卫传统的等级秩序,谭嗣同要求激烈方式打破这种既定秩序,强调人人平等。那么康有为 则更多立足于个体自由,主张渐进地改变现存秩序。这便是我所赞同的第三派意见。?

康有为有一本非常出名的著作《大同书》,描绘了一个建筑在现代工业生产之上的乌托邦。 在这个乌托邦里,没有国家,没有军队,没有权威,没有等级,没有家庭;人人工作、读书 、娱乐,自由、平等、博爱,真有点象《共产党宣言》所说的社会将是"自由个体的联合" 的味道。它不仅是"西化",可以说是超西化。例如,《大同书》说,那个时候没有家庭, 男女结婚要订契约,为期一年;期满如双方愿意,再行续约。生儿育女由公众设立的机构来 培养教育。人死了火葬,骨灰统统用作肥料,如此等等。现在看来无足新奇,但百年前连西 方也很少人能如此想、如此讲。这些思想当然是非常激进的,但有意思的是,他写了这本自 以为"至善至美"的大著作,却坚决不让它出版。他拒绝学生们的多次请求,终其生未出全 书。为什么ς他的一个学生说,"(康)思大同之治,恐非今日所能骤行,骤行之恐适以酿乱 ,故秘其稿不肯以示人。"(张伯桢《南海康先生传》)康有为虽然当时也大喊过要"全变" 、"速变",并且故意打着圣人孔子的旗号和所谓"公羊三世"说,来要求这种"渐变"。 虽然今天看来,他在具体策略上仍嫌过速和性急,不如严复稳健,但这有主观(康只是普遍 士子,不熟悉北京官场的政治力量,如帝、后双方种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和矛盾)和客观(所谓 "外患日亟","国将亡矣"的救亡形势)上的好些原因,难以深责。总之,比起他的"大 同理想"来,他是根据当时中国国情(庞大而落后的中国和一个腐朽了的以少数民族为核心 的统治政权),想以渐进的不流血方式使中国迈向现代世界。他认为,只有逐步进行政治、 文化、教育各方面的改革,才能真正发展经济,使中国富强。西方式的民主、民权的政治改 革是完全必要的,但必须渐进,慢慢来。在《大同书》里,"去家界作天民"即实现个体自 由,是最核心的一章,其中特别揭露了传统家庭和社会对妇女的惨酷迫害。但当时康有为所 具体做的只不过是不让自己的女儿缠足,成立"不缠足会"而已。这也就是梁启超讲的"其 思想恒穷于极大极远,其行事恒践乎极小极近,以是为调和,以是为次第。"(梁启超:《 康有为传》)?

上面异常简单地回顾了一下历史。百年前是三种倾向,三派意见。对照今天,不几乎仍然如 此么ς并且仍然是"中体西用"思想占据着主导地位。 "全盘西化"思想则主要在某些青年 知识分子和海外"民运人士"中流行,他们要求实行西方的政治制度。尽管这两种意见不一 定再用"中体西用"、"全盘西化"等词语,代之以"新权威主义"、" 新保守主义"、"人权"、"民主"等等,其内容实质并未改变。而我所提出的"西体中用 ",则正是针对这现实情况和这两种倾向和意见而发。从历史说,则可看作是对康有为的改 良思想更为明确的继承和发展。?

三、"体"乃新解:衣食住行为根本?

所谓"更为明确",是指对"西体中用"中的"体",我作了一种以前没有的新的解释。本 来,"中体西用"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简说。但我在1989年的文章中就指出,"学 "(学问、知识、文化、意识形态)不能够作为"体";"体"应该指"社会存在的本体", 即人民大众的衣食住行、日常生活。因为这才是任何社会生存、延续、发展的根本所在。" 学"不过是在这个根本基础上生长出来的思想、学说,或意识形态。所以,以现代化为"体 "也好,名之曰"西体"也好,首要便是指这个社会存在的基础、本体亦即人民大众的日常 生活、衣食住行在现代工业生产基础上的变化。人们不再骑马乘轿而坐飞机汽车,不再用油 灯团扇而有各种电器;人也不只是填饱肚子,而有各种游乐需要。康有为曾说:"夫野蛮之 世尚质,太平之世尚文,尚质故重农,足食斯已矣。尚文故重工,精奇琅丽惊犹鬼神,日新 不穷,则人情所好也。故太平之世无所尚;所最尚者,工而已。太平之世无所崇高,所崇高 者,工之创新器而已…。自出学校后,举国凡士、农、商、邮政、电线、铁路,无非工而已 。"(《大同书》)这就是现代社会、现代化的"体"。我在1979年出版的《批判哲学的批判 》一书里,把制造-使用工具作为人与动物的分界线,作为人类的基本特征和社会存在本 体所在,也就是把发展科技生产力作为迈入现代社会的根本关键,这也就是"西体"。?

我这个看法既不同于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也不同于现代港台的新儒家和大陆的新国学。为 了对抗它们,我提出"回到原典",即回到经典的马克思主义和经典的儒学,即回到马克思 和孔子本人。大家都知道,孔子本人很少谈心性和形而上学,颇不同于宋明理学。孔子很注 意发展经济,讲"富之","教之","足食,足兵"。宋明理学所特别推崇的孟子,也讲 " 救死难恐不赡,奚暇治礼义"ς即第一位的问题是吃饭。孟子说"盍反其本矣",这个" 本"乃是"五亩之宅,树之以桑…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等等。他的"不忍人之心 "正是为了"行不忍人之政"。经典儒学包括孔、孟、荀都不像后世宋明理学或现代宋明理 学即现代新儒学那样专谈心性,以道德为社会的本体,以致引出对妇女"饿死事小,失节事 大"之类的残酷律令。我以为将"道德"、"心性"作为社会的本体,这还是张之洞的那一 套,我是极不赞成的。甚至包括《易传》讲的"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曰生"这些后 世理学津津乐道的所谓 "生命哲学"的语句,我以为也应该首先把它落实到"民生日用" 即 人们大众的衣食住行、日常生活上来,才有真正的坚实基础。抛开人民大众的衣食住行即现 实的生活、生存和生命,来高谈"超越的存在"、"道德的生命",实在是有些不着边际, 于心何忍ς我以为这恰恰违背了原典儒学的精神。?

经典儒学如此,经典的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更如此。粗浅地说,马克思主义可说有 两大特征,一是批判资本主义,一是唯物史观,其实前者也是从后者引申出来的。但现代西 方马克思主义大多只注意前者,并且把前者搞成只是某种文化批判。所以要回到经典的马克 思主义,回到唯物史观,以从这里开发出一种建设性的马克思主义。人类所特有的科技工艺 生产力的活动,也就是我所谓的社会存在的"工具本体"。我以为这是人类生活、生存、生 命的基础、本源,即"体"是也。这就是对"体"的新解。?

可见,对"体"的这种新解倒恰恰回到经典儒学和经典的马克思主义。从建设物质生活和精 神生活的角度如何把这两种"经典"结合起来,是我所做的工作。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