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创业周暨全球创业周中国站”活动正在北京、上海等地的大学中举行,一大批青年学子通过与企业家投资人的经验分享、成果展示,接受了创业教育、创业文化的熏陶和洗礼。这是继去年之后,中国举办的更大规模的大学生创业推广活动。
有关大学生创业的新闻不少,但是,把大学生创业作为一项公共活动在全国持续推广却不多见。活动的主要承办者——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是全国首家从事大学生科技创业活动的非盈利性公募基金会。为了激发大学生的创业力,两年来该基金会共资助大学生创业项目293项,其中已有240个项目完成工商注册,已为1641名大学生提供了就业岗位,其中本科以上大学生1207人,创业者中67%为硕士、博士。
仅从绝对值看,这些数字很不起眼。但是,数字后面蕴含的意义却非同寻常。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人数每年都在400万以上,这个数字还在逐年增长。作为人口中的优质资源,大学生的去向事关中国未来的成长。中国经济经历了长时间的高速增长之后,正面临着增长方式、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学家早已用详尽的数学公式证明,投资拉动经济的增长有极限,而打破这种极限的惟一出路是技术创新。以此推论,投资拉动、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迫切需要补充新技术的“血液”,以形成新的动力。
这样的使命谁来担当?大学生!这是一支最鲜活、最有朝气的力量。
经济学家眼里的“新技术”是广义的。它不仅包括新技术、新发明,还包括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管理模式。诺贝尔奖得主熊彼特在大量研究之后发现,发明不等于创新,只有当发明转化为经济活动时才算是创新。这就是说,大学校园里的发明和技术,甚至新思想,如果不能走出实验室和校园,并变为经济活动,那就谈不上创新。而最有可能将这些技术带出实验室和校园的就是大学生。微软、戴尔、谷歌、腾讯的成功都证明了这一点。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每年几百万的大学毕业生是巨大的、宝贵的财富,他们不应该只是被动地就业,而应积极地创业,其间最大的不同是变向他人要岗位为创造岗位。哪怕每年只有1%的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对于社会而言都是一个不小的数字,这样的数字不断累积对社会将是巨大的贡献。
大学生的创业力需要激励。大学生的创业力是潜在的,需要教育与引导,并配以制度和政策保障。上海大学生创业基金会以非盈利基金的方式资助大学生就是很好的探索。尽管每笔资助只有5万到50万不等,但毕竟给大学生带来新的起点,即使创业不成功,他们因此获得的机会和经验却是无价的。为这些青年投入,无异于给我们的未来造桥铺路,通过这样的投入,把我们的经济增长动力培育起来,是不是很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