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沙龙 -> 正文

【性别文化讲座】荣维毅:社会性别与当代大学生

发布日期:2009-03-30  作者:人文学院 提供 点击量:

社会性别与男男女女都有关,希望我们的讲座能够切合大学生的实际来理解这个问题。

本课课程的目标是:希望大学生能够树立性别平等观念,提高性别敏感(意识),学会从性别视角分析问题。具体讲,首先要打破性别刻板印象和性别偏见,其次要提高大学生促进性别平等、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最后,要能在学习、生活及未来工作中,把促进性别平等、个人全面发展的理想付诸行动。一次课程不可能达到这些目标,希望至少能对这些问题有所思考。

课程内容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第一、社会性别及相关概念;第二、社会性别与你与我;第三、大学生面临的性别问题及分析。

一、社会性别及相关概念

什么是社会性别?社会性别跟我们又有什么关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了解:社会性别概念、性别光谱、性别的多元表现、社会性别内涵。

社会性别是与生理性别对应的概念。生理性别(sex)指男女在生理上的差异,社会性别(gender)是指男女在社会文化规范下形成的群体特征和差异。

具体来说,生理性别是由遗传基因(DNA中的性染色体)决定的男女在生理上的差异,包括内在生理结构、内分泌成分、第二性征、生育功能等生物学意义上的不同特征,这种差异是普遍存在的,部分可以改变,但在总体上一般不可改变。社会性别是由社会期望(文化、观念和评价)和社会制度(法律/道德规范、政治/经济制度、资源分配等)建构的男人和女人在社会属性上的差异,表现在社会和家庭中的角色、责任、行为、气质特征、权力/权利关系、资源占有、自我认同等方面的男/女人群体特征和行为模式;社会性别在不同文化、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历史时期等条件下不同;通过努力可以改变。

这里还涉及“性别认同”、“性别表现”、“跨性别”概念。性别认同指个人认为自己是什么性别的内在意识,即自我对社会性别身份的认同;“性别表现”是通过服饰、发型、化妆、言行举止、择业等方式,表达个人的性别认同;“跨性别”指性别认同或性别表达不同于社会对其生理性别期望的人。当性别认同与生理性别不一致时,可能通过服饰、化妆、整容、行为、变性方式等性别表现形式实现,在宽容的环境中有可能出柜。当代社会,跨性别人群的权益保护呼声越来越高,表现出人们对性别多元理解的深入。

性别光谱指个人性别身份的不同层面,包括生理性别事实、社会性别身份认同、性别气质表达及性倾向。我们可以依据这个光谱做一个练习,会发现生活中的性别表现是多元的,男女的性格和气质是多种多样的,男人之间或女人之间的差异远比男女之间的差异大得多。

在知道了性别的多元表现之后,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要打破性别之间条条框框,因为男女除了生理上不同之外没有更多差异,由此入手,我们可以深入理解社会性别内涵。

社会性别是区分权力关系、表现权力关系的基本方式,是权力形成的源头和主要途径;社会性别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等途径塑造和传递的,并形成包括婚姻家庭及政治法律制度的社会性别机制运行;社会性别表现在文化象征和各学科的规范化概念中;社会性别也表现在男女性别角色、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及个人对性别身份的自我认同等方面。

二、社会性别与你与我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了解社会性别和我们的关系:社会性别角色/差异、社会性别角色/差异形成的途径和机制、传统社会性别规范对个体及社会的影响。

人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性别角色及性别差异的。如在角色和职责上,男人主要担负社会责任和养家糊口的责任;女人主要担负家庭责任如家务和相夫教子等;在生活空间里,男性主掌社会和公共领域的权力,即传统所谓的男主外;女人主要打理家庭和私人领域,即女主内。在关注重点上,男性主要关注政治、事业、权力;而女性主要关心家庭、感情、生活。在劳动所得方面,男性的劳动大多是受薪的、评价和实际收入较女性高;女性则仍然是家务劳动的主要承担者,且多是无薪的,家务劳动和参与的社会劳动的评价和实际收入都低于男性。从社会/政治/经济地位来看,是男高女低;从气质/性格/形象看,男性被期望是勇敢、果断、进取、理性、有泪不轻弹、不轻易表现情感和困惑、潇洒的;女性被期望是温柔、贤惠、忍耐、漂亮、情绪化、爱哭爱笑、爱美、性感的。从社会评价看,对男性的评价是正面的、是单一标准;对女性的评价是负面的、双重标准。

那么,这些差异是如何造成的呢?也就是说性别角色和差异形成的途径和机制是什么呢?

途径:家庭的期望和教育:性别养成的重要途径,包括对男/女孩的名字、玩具、游戏、培养目标等的区别。学校教育:教育政策的性别取向、教育中的性别歧视、教材中的性别形象、教师性别角色期待、校园活动性别角色差异等,对儿童少年性别观念和性别气质养成的影响;社会影响:劳动与职业的性别分工、性别的制度化;政治与法律,道德与习俗等,强化了传统性别观念。还有同龄、同侪的影响,媒体的影响等。

社会性别机制指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及执行机构,使社会性别体制化,规范,强化了性别分工,维持了性别角色和性别差异及性别歧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性别观念上,男女社会/家庭角色责任的分配上,用于完成责任的资源分配上,与男女角色相关的能力及特长的发展上,对两性的价值评价上,决定权的分配上,两性的身份和权力关系(支配和服从)上,等等。

传统社会性别规范对个体及社会的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这些影响体现在个体发展上,造成性别差距、角色冲突、心理冲突、性别歧视、资源/权力/机会的不平等,导致两性的发展空间、条件和结果不同;在社会发展上,会影响社会公平正义、政治民主、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进程;在公共卫生和健康上,性别不平等是暴力产生的根源,导致心理/精神疾患及身体伤亡和艾滋病等。

三、大学生面临的性别问题

大学生面临着众多的性别问题,诸如:个人自我形象、学业和职业及生活发展方向是什么?具有何种恋爱观、婚姻观、家庭观、健康观?是否遭遇性别歧视?你是否遭遇过校园暴力(无论是作为施暴者还是受暴者)?等等。

我们先来看看目前的大学生性别意识、态度和行为。大学生对性别角色、两性关系等性别议题有强烈兴趣,据有抽象的、不自觉的性别平等意识,如女大学生对社会及校园内的性别歧视(分配和就业中)有一些感觉,但是,在深层观念、具体问题上,绝大多数大学生仍深受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认同社会性别刻板印象,视其为“自然”、“天生”、“正常”,例如,对男女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学术能力的认知,对男女生择业及职业发展的认知,对择偶、恋爱和婚姻的期待,对女/男性角色、气质的认知,对约会暴力、分手暴力的认知……

下面,我们以校园暴力为例,来分析一下校园性别关系。

首先,我们看一下校园暴力类型。校园暴力指校内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校外入侵者与学校师生间所发生的侵害生命、身体,及以强暴、胁迫等手段压抑被害人之抵抗能力及意愿以遂行特定不法意图的犯罪行为;学生侵害自身生命及身体之行为,如自杀、自残;约会暴力、分手暴力是校园暴力的常见形式。从分性别的角度看,男生的暴力倾向和遭受暴力侵害的机会高于女生;男生更易遭受肢体暴力,女生更易遭受性暴力。

其次,校园暴力的根源。校园暴力与其他领域的暴力一样,是权力差异的表现、是对他人身心的侵犯与控制。校园暴力透过传统文化被“合法化”,是对冒险性格、竞争意识和英雄主义等男性特质的推崇,被视为男性气概的表现被认可。校园暴力的产生受男性气概和行为模式建构中的消极方面的影响,如贬抑女性、贬抑具有女性或阴性气质的男生、男生之间的竞争和暴力。校园暴力同时也受女性气质和行为模式建构中的消极方面的影响,如女性应该忍耐、顺从、贞洁等。具体来讲,可以从对男性和女性的定义、社会期望和要求、传统观念立场、社会评价与规则方面来考察性别气质建构与性别歧视/暴力的关系。

传统文化在定义男性时,不仅与女性区别开来,还与具有“女性气质”的男人区别开来,并鼓励男性间的竞争与排斥。社会期望并要求男人勇敢、体力强、性能力强,政治经济地位高,对女性有绝对的权威,所谓男人要有男人样,不能有“女性特征”、“不男不女”或反对使用武力等;男性气质的重要标志是不诉苦不流泪、不能表达情感与需求及内心恐惧。基于以上,男性要贬低女性及女性特征、女性智慧和能力;要除去自身内在的“女性气质”、“女人味”,而冷漠态度和暴力行为则是对男性身份和男性气质的认同。当女性的表现违反了男权规则,男性对女性施暴则表现了男性权威和气质,是可以理解和容忍的;如果男性具有“女性气质”,其智力、能力和心态会受到质疑,遭受到歧视乃至肢体或精神暴力;不愿竞争、不参与暴力游戏的男性会受到歧视和排挤、乃至暴力。

传统文化定义女性时,把女人分为好女人和坏女人两类,女人既是天使,也是祸水;女性价值在于生育、相夫教子;女人是被看的客体、性的符号、性对象。在社会期望和要求上,女性应满足男性在公私领域的各种需求,应该温柔贤惠,能传宗接代,女性要懂得打扮、美容,以满足被看、被欣赏、被评论、被挑剔的客体角色,并且要性感、对男人有吸引力有,会取悦男人。在社会评价与规则上,女性应依赖男性,生育权在男性和男方家庭;美是女人的主要价值体现,女性既是养眼的,又是祸水;既要满足男人,又要保持贞洁,体现了双重评价标准。

这些对男女的规范的评价标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影响着当代大学生。那么,在面临着这些性别问题的时候,我们又可以做些什么来改变传统社会性别规范对个体及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减少暴力、促进性别平等呢?性别平等教育是根本战略。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展开工作:

1、学校应提供性别平等的学习环境,建立安全的校园空间;

2、课程设置及活动设计不得因性别而有差别待遇;

3、教材编写、审查及选用,应符合性别平等教育原则;

4、教材内容应平衡反映不同性别的历史贡献及生活经验;

5、开设性别研究相关课程,对大学生进行社会性别平等教育;

6、教师使用教材及从事教育活动时,应具备性别平等意识,破除性别刻板印象,避免性别偏见及性别歧视;

7、鼓励学生修习非传统性别之学科领域;

8、教育管理机构(各级教育局)应制订校园性侵害、性骚扰防治准则,及校园性侵害、性骚扰之处理机制、程序及救济方法。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