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沙龙 -> 正文

香港大学单周尧教授为北语师生作学术讲座

发布时间:2010-12-22  新闻来源:人文学院 余霞 

12月20日下午,香港大学单周尧教授在我校人文学院教四楼320会议室为广大师生作了题为“钱锺书与《春秋》五情说”的学术讲座。单周尧先生是香港大学陈汉贤伉俪基金中文明德教授、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院士、清华大学名誉研究员、南开大学客座教授,《东方文化》主编、《中国语文》编委,香港中国语文学会副主席、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范围包括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粤方言、《左传》等。本次讲座是由中华文化研究所、人文学院和校科研处共同举办的“国学论坛”的第一讲,由中华文化研究所所长方铭教授主持,香港大学中文学院詹杭伦教授莅临作陪。数十名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硕博士研究生和青年教师聆听了讲座。

单教授此次讲座是针对钱锺书《管锥编?左传正义?杜预序》中的观点发论,晋代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曾引《左传》中君子之言,赞誉《春秋》有“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汙”“惩恶而劝善”之“五情”,钱锺书在《杜预序》一文中则认为:“《春秋》实不足语于此。”演讲中,单教授首先对杜预“五情”说的字面意义及所举《春秋》载记实例进行了详尽细致的剖析,其后广泛征引古今中外学人的观点以支持杜预“五情说”之合理性。单教授认为钱锺书先生以“汙”为“夸”之假借,是值得商榷的。总体来看,《左传》及杜预“五情”说主要体现了古人之经学观念,而钱锺书先生以现代纯史学观点评论《春秋》“五情”,在方法视角上有了偏差,从而“似失《左传》与杜预《春秋序》之旨。”

单教授还认为,近代以“《春秋》笔法”言诗,钱锺书先生首发其端。但是宋人用“《春秋》笔法”比附诗歌之“言有尽而意无穷”,已经显露出对“《春秋》笔法”的省用,以偏概全。钱先生借用宋人论诗实例,认为《春秋》“五情”说与诗学相关,更有失之偏颇之嫌。

讲座后的提问环节中,单周尧教授、詹杭伦教授与在座同学进行了自由生动的交流。二位教授就学生提出的“经学与史学的价值标准”、“港台学者与大陆学者学术研究的异同”等问题给予了耐心细致的解答。讲座在热烈、友好的气氛中结束。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