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对外汉语研究中心专职研究人员卢德平教授在中心作学术报告,报告题目为《汉语传播:扩散与交际》。报告由中心张凯教授主持,数十名师生共同聆听了报告。
关于语言传播的研究卢教授围绕两条线索展开:一条是在“语言扩散(language spread)”的意义上探讨语言传播的过程、规律及结果;另一条则是在“语言交际(linguistic communication)”的意义上将语言传播置于人际面对面互动的框架下考察语言在社会互动中的功能和作用,语言交际是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互动。这两条线索并非完全平行,而是相互影响,使得语言传播呈现出非常复杂的状态。汉语国际传播同样体现出语言传播的一般规律,并不构成例外。

讲座现场
目前汉语传播领域,对于语言传播的两个层面,即“语言扩散”和“语言交际”,存在着理论和政策的双重混同,因而无法界定在“语言扩散”意义上的汉语传播在日常生活场域有可能遭遇到的传播制约。但是,汉语在国际传播过程中作为外部植入的语言,在放弃“殖民”或“霸权”模式的条件下,虽然难以进入对象国的日常社会生活,但从语言传播的理论可能性考察,仍然在政治、文化、经贸、教育等领域存在着很大的传播空间。这样的汉语传播具有社会群体的限定性,而非全民语言所要求的那种周延所有个体和群体的语言传播模式。同时在汉语传播过程中,通过将当代中国与古代中国的有机结合来讲好“中国故事”,以此吸引更多外国人学习汉语。
卢教授的讲座学术视野开阔,引起了与会师生对汉语传播的广泛思考和热烈讨论,多名师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卢教授耐心与其讨论并给予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