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沙龙 -> 正文

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徐丹教授应邀在对外汉语研究中心作学术报告

发布时间:2015-10-29  新闻来源:汉研中心 

  10月28日,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徐丹教授应对外汉语研究中心邀请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西北语言接触研究:谈唐汪话”的学术报告。报告由中心副主任王建勤教授主持,中心研究人员张博教授、帅志嵩副研究员及诸多中外研究生聆听报告。

  徐丹教授主要对目前正在进行的“Do language and genes correlate? – A case in Northwestern China”这一项目的进展和初步结论进行了报告。徐丹教授首先通过一张中国地图,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对语言分区有重要影响。唐汪川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县内,以高原、山地为主。该地区由于地理条件限制,长期闭塞使其语言拥有了自己的特色。唐汪话是汉语的一种变体,其词汇是汉语的,有个别由东乡借入的波斯词、阿拉伯词和突厥词,句法形式由非汉语借入。之后,徐丹教授对比唐汪话和东乡话的后缀,发现其表现形式一样,说明这些后缀借自东乡话,但是进行了简化。

  徐丹教授的项目采集了唐汪人唐、汪、赵、杨、张五大姓氏151个男性的Y染色体样本,以研究唐汪人的来源和发展历史,同时比较了唐汪话和其他21种不同语言共96个语言特征。目前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唐汪人的构成以唐、汪两大姓为主,唐姓一半多点是元代以后汉化的蒙古人,其余是汉人和其他来源的人群;汪姓主体是汉民,在他们搬到唐汪以前,此地的先民是杨、赵家;唐汪人群的来源与东乡族无关;唐汪话是汉语的一个变体,不是东乡人习得汉语的“混合语”。

  徐丹教授的报告给在座师生很大的启发,报告结束后徐教授对师生的疑问给予解答。

徐丹教授

徐丹教授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