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首页
北语头条
校园动态
精彩来园
学术沙龙
媒体北语
孔院新闻
北语人物
专题报道
News
北语报
视频点播
来园时评
光影校园
原创天地
学术沙龙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沙龙
-> 正文
王文利教授做客“新闻传播学前沿论坛”
发布时间:2015-10-16 新闻来源:新闻传播学院 张倩绮
10月16日上午,由北语新闻传播学院、党委宣传部主办的第42期“新闻传播学前沿论坛”在教五楼417举行。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广播电视系主任、湖南卫视新闻中心主任助理王文利教授以“网络舆论中的新闻图像”为题为北语师生进行专题讲座。
人类正在走进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使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新闻业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逐渐改变其传播模式。在这种背景下,传统新闻图片在网络传播中产生了哪些变化,这种变化又是如何影响网络舆论的?王文利教授从这两个问题展开本次讲座。
王文利教授认为,传统新闻图像主要分为新闻图画、新闻漫画、新闻摄影、新闻图示、新闻记录电影和电视新闻六类。网络新闻图像则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单纯将传统新闻图像上传至网络中形成的网络新闻图像;第二类是网络自主的新闻图像,如官方或非官方发布的网络视频新闻,网络新闻动画,动态性和交互式的网络新闻图示。网络传播中,新闻图像的数量大大增加,可视性增强。
王文利教授强调,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新闻图像成为触发网络舆论的扳机。网络新闻所具有的形象,直观、感性、互动性强、时效性强、涵义多元化以及跳跃性等特点,常常成为触发网络舆论的导火索。与传统新闻传播方式所不同的是,以往引发舆论议题的常常是以文字形式表述的观点,而现在,直观、冲击性强的新闻图像和视频成为表达观点、煽动舆论的新形式。王文利教授总结道:“文字晓之以理,图像动之以情。新闻图像触发情感,感情引发互动,互动形成舆论。”
王文利教授指出,网络新闻图像常常是网络舆论发生戏剧性转变的节点。一是因为图片自身的真实性和可证性,二是新闻图像含有丰富的情感信息,三是互联网提供可借力的舆论领袖。因此,在网络传播中,新闻事件的事实和情感层面都有同等机会获得舆论关注。但网络新闻的快速传播也刺激了网络舆论监督机制的发展。在新闻图片本身客观真实性和网络舆论监督机制的双重制约下,网络新闻在舆论浪潮中才不会丢失其客观性和平衡性。
分享到:
上一条: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陆小华来我校“新闻传播学前沿论坛”作讲座
下一条:
伊利诺伊大学Jerome L. Packard教授应邀在对外汉语研究中心作学术报告
热点新闻
“世界汉学家理事会”成立,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深海远航
2022-09-28
北京语言大学“韵律语法沙龙”第五次活动举行
2021-12-13
“文化遗产发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术研讨会召开
2021-12-20
商学院举办第18期双周学术论坛系列活动:后疫情时代的“一带一路”—...
2023-05-22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李兴珊研究员应邀来我校做学术报告
2023-06-28
热点专题
【北语教师在海外】疫情下的西密大孔院
【北语教师在海外】我在沙特教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