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沙龙 -> 正文

王文利教授做客“新闻传播学前沿论坛”

发布时间:2015-10-16  新闻来源:新闻传播学院 张倩绮 
    10月16日上午,由北语新闻传播学院、党委宣传部主办的第42期“新闻传播学前沿论坛”在教五楼417举行。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广播电视系主任、湖南卫视新闻中心主任助理王文利教授以“网络舆论中的新闻图像”为题为北语师生进行专题讲座。
    人类正在走进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使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新闻业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逐渐改变其传播模式。在这种背景下,传统新闻图片在网络传播中产生了哪些变化,这种变化又是如何影响网络舆论的?王文利教授从这两个问题展开本次讲座。
    王文利教授认为,传统新闻图像主要分为新闻图画、新闻漫画、新闻摄影、新闻图示、新闻记录电影和电视新闻六类。网络新闻图像则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单纯将传统新闻图像上传至网络中形成的网络新闻图像;第二类是网络自主的新闻图像,如官方或非官方发布的网络视频新闻,网络新闻动画,动态性和交互式的网络新闻图示。网络传播中,新闻图像的数量大大增加,可视性增强。
    王文利教授强调,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新闻图像成为触发网络舆论的扳机。网络新闻所具有的形象,直观、感性、互动性强、时效性强、涵义多元化以及跳跃性等特点,常常成为触发网络舆论的导火索。与传统新闻传播方式所不同的是,以往引发舆论议题的常常是以文字形式表述的观点,而现在,直观、冲击性强的新闻图像和视频成为表达观点、煽动舆论的新形式。王文利教授总结道:“文字晓之以理,图像动之以情。新闻图像触发情感,感情引发互动,互动形成舆论。”
    王文利教授指出,网络新闻图像常常是网络舆论发生戏剧性转变的节点。一是因为图片自身的真实性和可证性,二是新闻图像含有丰富的情感信息,三是互联网提供可借力的舆论领袖。因此,在网络传播中,新闻事件的事实和情感层面都有同等机会获得舆论关注。但网络新闻的快速传播也刺激了网络舆论监督机制的发展。在新闻图片本身客观真实性和网络舆论监督机制的双重制约下,网络新闻在舆论浪潮中才不会丢失其客观性和平衡性。

IMG_7894

 

IMG_7898

 

IMG_7918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