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演化语言学国际研讨会于6月11-14日在南开大学举行。来自美国、法国、荷兰、捷克、爱沙尼亚等国,中国国内及台湾和香港地区的著名高校、科研机构的80多位专家参加了本次会议,大会筹委会由著名语言学家、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王士元先生任名誉主席,南开大学石锋教授任执行主席。
本次大会的议题是:(1)语言的横向传递与纵向传递;(2)语言的宏观中观、微观的演化;(3)语言演化的遗传学与考古学的证据;(4)语言与大脑;(5)汉语的祖先;(7)与语言演化相关的其它研究(如:儿童语言、二语习得、语言病理等)。会议采取主题报告、论文宣读、展板论文等三种形式进行。著名语言学家王士元、曾志朗和贝罗贝、Tecumseh Fitch、曾晓谕、Thomas Schoeneman、沈钟伟等教授围绕上述议题作了主题报告。我校语言科学院语言政策与标准研究所张维佳教授、对外汉语研究中心张林军博士参加了会议并分别宣读了自己的论文《方言横向传播与汉语南北地理线的变迁》《Neuroanatomical anomalies in dyslexia: disambiguating the effects of disorder, performance and maturation》,张维佳教授还主持了一场论文宣读会。语言科学院博士研究生邵杨、龙国莲同学旁听了研讨会。
演化语言学因语言学、人类学、考古学、遗传学、心理学、神经科学、实验科学等多学科的通力合作,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演化语言学采用宏观、中观、微观三种时间尺度结合起来,探讨语言涌现、发展和演化,打通历时研究与共时研究,考察社会交际中的群体和个体所使用的具体真实的语言。把研究语言跟研究社会、研究人密切相联。中国具有丰富的语言接触实例,延续不断的文字系统与悠久的历史文献,是语言演化研究的宝贵资料。演化语言学研究将使中国语言学充分显现自身优势,为国际语言学发展做出独特贡献。演化语言学国际研讨会自2009年起,先后在广州、天津、上海、北京、香港、厦门成功举办六届,下届会议将在美国举行。这一系列会议已成为跨学科的国际交流平台,促进了演化语言学的发展。

第七届演化语言学国际研讨会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