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沙龙 -> 正文

对外汉语研究中心孙德金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顺利结项

发布时间:2015-07-03  新闻来源:对外汉语研究中心 

  由对外汉语研究中心孙德金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欧美学生汉语语法习得与认知专题研究”(项目批准号:01JAZJD740004)已于2012年通过结项鉴定,近日获得结项证书(证书编号:15JJD029)。

  语法习得与认知是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认知心理学和语言教育共同关心的多学科交叉课题。汉语在类型学上与印欧语有很大的区别,这在语法的习得与认知上必然产生相应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欧美学生开展汉语语法习得与认知规律和特点的研究。本研究主要基于北京语言大学“汉语中介语语料库”中提取的语料、问卷调查所得语料,以及欧美学生的作文语料,在以下六个方面取得了研究成果:(1)词法。在留学生汉语词素意识形成和发展等方面获得了新的认识;(2)时体成分。在“了”“着”“过”“起来”“下去”等时体成分的习得与认知方面有了深入的了解,例如发现体标记习得过程中存在着学习者将时体意义同动词的语义特征自然联系起来的心理机制;(3)句法成分。在“得”字补语句、情状补语句、单项定语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对于影响习得这些句法成分的因素以及这些成分的习得过程有了更多的了解;(4)功能词。本研究重点对介词和助动词这两个功能词类的习得情况进行了考察,并有所发现,比如在介词习得的研究中,发现介词习得过程中存在一个客观习得等级和一个主观习得等级;(6)句类和句式。本研究对“吗”字是非问句、“被”字句、平比句式等的习得情况进行了研究,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规律和特点;(6)语篇。语篇习得研究在汉语习得研究中是个薄弱的部分,本研究重点在“回指”、语篇连接成分等方面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例如在“回指”得习得研究中发现,名词、代词过度使用,回指距离过小,零回指严重不足等现象。

  本研究获取了大量数据,得出了有价值的认识,有些研究具有开拓性。各项研究成果为汉语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尤其是对欧美学生的汉语语法教学、教材编写等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依据。

孙德金

孙德金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