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西班牙洛维拉·依维尔基里大学博士XuZiyun就中国口译研究成果影响力,发表了题为“The Ever-changing Face of Chinese Interpreting Studies: A Social Netword Analysis”的论文。该论文已经被SCI收录(https://dx.doi.org/10.7287/peerj.preprints.945v1),其研究显示北京语言大学在全国口译研究领域的影响力排名第三。
该论文基于对1949-2012年中国口译研究硕士、博士论文及期刊论文引用文献的分析,研究国内口译研究文献、研究机构、地区的学术影响力。数据源于图书馆、书店、学术期刊网(CNKI,万方数据库)、国家图书馆、台湾博士论文数据库等,包括1289本硕士论文、32本博士论文及2909篇期刊论文,引用文献共计59303条。作者将所有引用文献手动输入基于SQL语言管理的数据库,进行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并使用Google的网页排名(PageRank)算法得分对文献、研究机构影响力进行排名。
该研论文究得到以下主要结果:一、国内20部最具影响口译研究文献:刘和平教授的专著《口译技巧:思维科学与口译推理教学法》、《口译理论与教学》分别排在第2和第5(原文PP.29-30)。这20部文献包括8本专著、7本教材、4篇论文与1本论文集。以上20项最具影响的非实证研究成果均为独立作者。二、国内20项最具影响口译实证研究:张威教授的论文“口译过程的认知因素分析:认识记忆能力与口译的关系”和其博士论文《同声传译与工作记忆关系的认知分析》位列第12与第19位。从文献形式看,20项研究中,除张威的一篇博士论文/专著外,其余皆为期刊论文。与非实证研究对比,以上20项研究中,有11项为合著。另外,即便是实证研究影响力排名第一的文献,在所有口译研究文献影响力排名中也仅位列第113位,说明实证研究的影响力尚不如理论研究。
三、 国内最具影响口译研究机构作者人数及排名如下:(原文PP.32-34)
排名
|
机构名称
|
作者人数
|
1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63
|
2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34
|
3
|
北京语言大学
|
6
|
4
|
厦门大学
|
15
|
5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6
|
6
|
辅仁大学
|
12
|
7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
13
|
8
|
中国科学院
|
3
|
9
|
深圳大学
|
1
|
10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10
|
最具影响力的前两所机构发表论文数量最多。但从排名第三位起,情况有所不同。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与赣南大学发表的论文数量尽管位居前十,却未能进入该榜单。而中国科学院与深圳大学两所机构的论文发表数量均未进入前十,却位居第8和第9位。中科院仅凭三名论文作者,深圳大学仅凭一位作者(16篇论文)进入该名单。榜单中其它机构均有6位以上作者。在全国626家口译研究机构中,有328家拥有三位以上长期发表研究成果的研究者。
研究机构发表的文献数量与其学术影响力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中国的口译研究机构可分为两个主要的团体。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北京语言大学凭着强大的学术影响力,自21世纪初期开始就成为中国口译研究的主导性机构,一直持续到2010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