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沙龙 -> 正文

刘丽萍博士做“汉院师说”系列讲座第八讲

发布时间:2015-05-13  新闻来源:汉语国际教育学部 

  5月8日下午两点,“汉院师说”系列讲座第八讲在北京语言大学教一楼211开讲。本讲的报告人是刘丽萍博士,她报告的题目是《与判断动词“是”有关的偏误及思考》。汉语学院曹文院长、刘苏乔副院长、张浩系主任和多位教师以及研究生共30多人前来听讲。

  刘博士的报告从与判断动词“是”有关的偏误入手,通过跨语言的比较及对判断动词“是”的语义分析,探讨了偏误产生的原因。报告基于汉语形容词的词类范畴特点分析了汉语形容词谓语句的特点,讨论了区分“是……的”强调结构与“是”字判断句的具体办法,重点分析了名词性短语充当宾语的“是”字判断句的语义及相应的“是”的语义,指出判断动词“是”的句法功能是对应,即将一个短语或者句子与另一个短语或者句子相对应,从语义上来看,“是”字判断句体现了一个元素或集合与另一个元素或集合之间的从属关系,但由于“是”本身的语义内容为空,因而容易在语言输出的过程中被忽略,从而导致了偏误的产生。

  报告结束后,与会师生就报告内容进行了热烈讨论,讨论的话题包括“是”字句的分类问题、如何确定各类句子中偏误的比例、偏误产生的语言学及认知心理依据、强调句的语音表现、“是”字句和“有”字句的区别与联系等。报告和讨论拓展了与会者的研究视野,引起大家对汉语“是”字句偏误分析的深入思考。讲座在大家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