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沙龙 -> 正文

北语语言信息处理团队参加第十三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CCL 2014)等系列会议并获最佳论文奖

发布时间:2014-12-03  新闻来源:信科院 

  2014年10月18 日至19日 ,第十三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CCL 2014)在华中师范大学召开。会议主办单位是中国中文信息学会,承办单位是华中师范大学。

  全国计算语言学会议是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的旗舰会议,着重于研究中国境内各类语言的计算处理,为传播计算语言学最新的学术和技术成果提供了广泛的交流平台。本次会议的大会主席由新疆大学吾守尔·斯拉木院士和我校李宇明教授担任,程序委员会主席由清华大学孙茂松教授担任。会议同期举办了第二届基于自然标注大数据的自然语言处理国际学术研讨会(NLP-NADB 2014)、第二届中文知识图谱研讨会(KG 2014)和第三届中文处理资源与评测国际会议(CLP 2014)。

  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投稿233篇,录用109篇,其中中文论文82篇,英文论文27篇,会议评选出最佳中文、英文论文各1篇。会议录用的中文论文推荐至《中文信息学报》发表,英文论文将由 Springer Lecture Note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NAI) 出版,EI检索。

  其中我校师生的研究成果多篇被大会录用:博士研究生饶高琦和于东博士、荀恩东教授的论文《基于自然标注信息和隐含主题模型的无监督文本特征抽取》一文在CCL海报张贴部分发表;在平行举行的CLP评测会议上有于东博士、本科生余成、硕士研究生唐共波等的评测论文《An Introduction to BLCU Personal Attributes Extraction System》;邢富坤博士和宋柔教授的《COV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hinese Part-of-Speech Tagging》;在CCL主会议上有尚英博士、博士研究生卢达威和宋柔教授提交的《广义话题结构理论视角下话题自足句成句性研究》;博士研究生刘冬明、杨尔弘教授提交的《量化词的领域特征》;硕士研究生郑丽娟和邵艳秋教授、杨尔弘教授的《中文非投射语义依存现象分析研究》;于东博士、荀恩东教授的《基于Word Embedding语义相似度的英文缩略术语消岐》和博士研究生卢达威、宋柔教授、尚英博士的《从广义话题结构考察汉语篇章话题认知复杂度》。

  其中本次大会中文最佳论文由北京语言大学信息科学学院卢达威、宋柔和尚英提交的《从广义话题结构考察汉语篇章话题认知复杂度》获得。文章从拟人补足汉语篇章片段话题说明信息的过程,建立广义话题结构认知机模型。宋柔教授多年来对汉语华体结构的研究积累,对汉语言独特性质的敏锐洞察和独具开创性的理论探索得到了业界的高度认可!中国中文信息学会语言信息处理专委会秘书长杨尔弘教授表示:中文信息学会就是要奖励和促进这样的理论创新。大会程序委员会主席孙茂松教授表示:这是CCL第一次评选优秀论文奖,获奖成果代表了过去一年中国中文信息处理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最优成果。

  北语团队在本次大会上取得录用8篇,1篇最佳的丰硕成果与北京语言大学诸研究机构多年来的资源技术积累是分不开的,是北京语言大学计算语言学、语言信息处理研究取得的新成绩,标志着我校在该领域的多年耕耘和积累得到了学界的高度认可,并在理论创新上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image001

图为CCL最佳论文得主北京语言大学卢达威博士和NADB最佳论文得主一同接受大会程序委员会主席孙茂松教授和中文信息学会理事长李生教授的颁奖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