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0日,应对外汉语研究中心邀请,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李兴珊博士在我校作学术报告,报告题目为“中文阅读中词切分的认知机理”。报告由对外汉语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建勤教授主持,中心主任孙德金教授、中心专职研究人员张博教授、江新教授、郑艳群教授、陈默副教授等百余名师生聆听了报告。
李兴珊研究员的报告增进了大家对中文阅读的认知机理的理解, 也引起大家对中文词切分认知机理研究的重视。他指出:词的切分在信息处理和阅读认知加工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是词的加工过程中首要环节。他从词优效应、词的加工与注意分布、词的属性对眼动模式的影响、字间空格与词间空格等方面说明中文词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加工的。在一般情况下, 中文读者在阅读中对文字的理解和阅读效率受“空格”的影响没有英文阅读那么大。词的边界信息影响着眼动中注视的落点位置, 研究者可以通过注视的落点位置来推测词切分的认知机理。整体假设更符合中文词切分的认知机理。
李兴珊研究员还提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研究展望,如词的识别与词的切分的时序关系,在中文词的切分过程中如何使用语法、语义等高水平信息等。
报告结束后,李兴珊研究员与在场师生进行了深入地交流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