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6日,应对外汉语研究中心邀请,中科院心理所杨玉芳研究员来我校作学术报告,报告题目为“韵律层级边界直觉”。报告由中心副主任王建勤教授主持,中心主任孙德金教授、中心专职研究人员江新教授、陈默副教授等近百名师生聆听了报告。
在报告中,杨玉芳研究员主要围绕“韵律特征与语篇结构”、“韵律层级边界的知觉研究”和“语篇韵律的应用”三个方面进行详尽阐述。
首先,杨玉芳研究员简要介绍了韵律的特征、功能及其与语法结构、语法界面的关系,然后引入语篇结构这一话题,主要阐释了语篇结构中的修辞结构与韵律边界的关系,提出修辞结构层级显著影响小句间的停顿时长、边界前音节延长,修辞关系显著影响小句边界处的音高重置等观点,紧接着提出诗词是一种特殊语篇,杨玉芳研究员主要介绍了诗词中的三字角及韵律层级的关系,提出“音步边界、句内边界、句末边界、联间边界”四个层级。
其次,“韵律层级的边界的知觉研究”是此次报告的重点内容,这一部分杨玉芳研究员简短地介绍了与语言有关的ERP成分,指出边界知觉的ERP研究中CPS是与韵律边界密切相关的、稳定的脑电成分,由此提出“语句内不同韵律层级边界是否诱发CPS?不同层级边界诱发的CPS有什么不同?”“语篇中不同韵律层级边界是否诱发CPS?在语篇中各韵律层级边界诱发的CPS有什么不同?”“语句和语篇末尾诱发CPS?与句内或者语篇内边界诱发的CPS有何不同?”三个研究问题。接着,杨玉芳研究员详尽地介绍了四个实验,以此来解决提出的三个研究问题,作出“IPB和PPB都诱发了CPS,韵律词可能在何种条件下都无法诱发CPS;无声段不是诱发CPS的决定性因素,但是无声段能够改变CPS;语调短语和韵律边界都能诱发CPS,韵律词边界只诱发了一个正向漂移;各层级边界诱发的CPS的潜伏期有系统变化,是体现边界层级的敏感标志;CPS的意义是停顿和延续。”等诸多结果和讨论。
最后,在“语篇韵律的应用”中,杨玉芳研究员认为语篇韵律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应紧跟上语言工程的发展要求,即语言理解和语言合成。此外,杨玉芳研究员特别提到在汉语教学中语篇韵律研究的重要性,简要地从“在理解的基础上正确使用韵律手段,恰当的韵律边界和重音设置,恰当的声学语音学表现”这三点进行论述。
杨玉芳研究员的报告内容充实,图文并茂,引发了在场师生的浓厚兴趣和深入思考。在互动环节中,多名师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惑,杨玉芳研究员耐心给予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