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沙龙 -> 正文

北语汉语学院赵雷副教授为人文学生作讲座

发布时间:2014-11-28  新闻来源:人文社科学部 

  11月25日上午,在北京语言大学教二楼460教室,汉语国际教育学部汉语学院副教授赵雷为人文社科学部本科生和相关专业研究生作了题为“任务型口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专题讲座,此次讲座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系列专题讲座”的第八讲,来自校内外的两百余名师生聆听了本次讲座。

  赵雷老师是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学部汉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在对外汉语研究中心驻所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第二语言教学。近年主要为本科留学生教授汉语听力口语、为中外研究生讲授汉语技能课教学法等课程。主持完成了北京市教改项目《基于任务法的汉语口语教学研究及教材编写》,其主编的《沟通——任务型中级汉语口语》是国内汉语第二语言教学领域第一部任务型中级汉语口语教材。目前主持另一北京市及校级重大教改项目《基于任务法的合作学习与口试资源库(中级)建设研究》。2012年荣获北京语言大学首届教学名师奖。

  在讲座中,赵雷副教授首先带我们简要回顾了任务型教学的产生和发展,从交际活动与教学的关系引入任务型教学产生的缘由,随后介绍了任务型教学在西方和中国语言教学界的运用和实践。接着,赵老师从理论基础、基本特征、核心理念和基本原则四个方面系统介绍了任务型教学法。通过互动任务和意义协商两方面解释了为什么任务型教学能促进语言习得,提出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基本特征就是以“任务”为核心单位计划、组织教学。通过借助/结合任务的教学与基于任务的教学的对比,阐述了任务型教学法的核心理念——“用中学”。讲座的第二部分是任务型口语教学中的“任务与任务设计”。赵老师从什么是任务、任务与练习、任务类型、任务设计、任务难度以及任务设计基本原则六个方面,结合大量的教学实例,生动讲解了任务型教学在口语教学的实践,并且在讲座中教会了我们如何对“任务”和“练习”这两个不同的概念进行有效判断。交际任务的设计必须根据学生的需求,真实交际任务是教学活动的核心。赵老师通过对口语教学常用任务的举例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任务型口语教学,其中包括“列举与拼合”、“排序与分类”、“比较”、“做出决定”、“解决问题”等不同的案例,口语教学的性质是通过技能训练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口头交际能力,而在这方面,任务法对口语教学具有优势。随后,赵老师又介绍了任务型教学模式和任务型口语课设计理念,过程中展示的留学生对“该不该吸烟”话题的语音报告,让在场的同学耳目一新、开怀大笑。语音报告里丰富的内容、有意思的表达,让中国的学生意想不到。

  赵雷副教授结合自己亲身的教学经历,并通过丰富详实的教学实例,全面生动地阐释了任务型口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主持人施家炜老师在讲座结束后的总结中给学生们提出的两点思考也让同学们受到了深刻的启发:一是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究竟是一元的还是多元组合的;二是任务型教学法的优势和局限分别体现在哪些方面,我们该如何有效地评估任务的难度、任务的优劣、评价任务学习后的学习实效等因素。最后,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分享到:

热点新闻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