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下午,我校人文学院教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比较文学研究所副所长陈戎女教授,应邀到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做了主题为“荷马史诗的女性观”的专题讲座。教室里座无虚席。
陈教授首先谈到荷马史诗是“英雄史诗,从始至终都是男人在唱主角,其英雄主义的主题也基本专属男性”,继而话锋一转,把关注点落到史诗中被男性世界所排斥的女性身上。在故事情节的依托下,陈教授开宗明义地指出,《伊利亚特》中的女子或者是奖励男性战功的“荣誉礼物”(prize), 如女俘布里塞伊斯、克律塞伊斯,或者是男性英雄的妻子或母亲(如安德罗马克和王后赫卡柏)直接承受特洛亚战争之苦,又或者,美貌的女性被男性世界普遍判定为战争的祸水,如海伦。 相比之下,《奥德赛》里的女性一改《伊利亚特》女性的沉默消极,成为 “强有力的女性”(powerful females)。她们频繁活跃于舞台的中央,表现得异常勇敢、坚定、有支配意识。男主角奥德修斯的大部分活动,都是在与女性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中铺展开的。除此外,诗中还出现一位处境艰难、心机颇深的贞洁贤妻佩涅洛佩。通过她(以及其他女性),荷马在《奥德赛》里表达了一种复杂和模棱两可的女性主义观念:《奥德赛》中的女子积极地构织属于女性的权力,但最后被(以奥德修斯为代表的)男性世界坚决地否定。而且,男性世界对佩涅洛佩这样品性卓越的家庭女子既有赞美,又有怀疑,这种复杂局面导致后来现代女性主义批评家所谓的“失败的女性主义”(failed feminism)之说。陈教授指出,在以某种现代意识进入古代文本时,我们要警惕以今人的是非评判古人的是非。具体在这里,如果用当代女性主义的观念硬套在荷马史诗身上得出的结论,自然无法令人信服。
陈戎女教授的讲座言辞生动,娓娓道来,精辟独到的见解和深入浅出的分析,以及幽默风趣的语言表述,使在座师生获益匪浅。此次讲座引起了在座博士生和研究生的积极思考和热烈回应,并踊跃提问,陈戎女教授一一解答。陈教授还向首师大的同学介绍了北语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博士点和各位博导的情况,与同学们进行了很好的互动交流。此次讲座在浓郁的文学氛围中落下帷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