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7日,由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章黄学术理论研究所主办的第十届韵律语法研究国际研讨会在北京语言大学举行。
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国内外116名学者共聚一堂,围绕“韵律语法的跨语言、跨学科研究及其前沿理论探索”这一主题,就韵律音系、韵律词法、韵律形态、韵律句法、韵律语体、韵律文学、韵律教学与习得等多个领域展开讨论。
会议开幕式由北京语言大学冯胜利教授主持。北京大学陆俭明教授首先致辞,陆先生指出,汉语韵律语法学的诞生为汉语语法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形成了以冯胜利教授为代表的汉语韵律语法研究团队,并提出汉语韵律语法研究要重视对停顿的研究。随后,北京语言大学党委副书记魏晖教授、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院长曹文教授,分别代表北京语言大学和语言科学院,向关注、支持、参与本届韵律语法研究国际研讨会的各位前辈和学界同仁表示热烈欢迎。
本届研讨会邀请了台湾清华大学蔡维天教授、北京语言大学曹文教授、美国密歇根大学端木三教授、北京语言大学冯胜利教授、美国旧金山大学李智强教授、北京语言大学马秋武教授、意大利威尼斯大学Giorgio Francesco ARCODIA(马振国)教授、天津大学施向东教授做大会主旨讲演,内容涉及光杆条件句的韵律限制、汉语词内重音移位功能、词频、词长和发音变化、韵律与语体、普通话语篇中的焦点韵律、韵律的起源与发展、汉语的音节形态规则、韵律学视角下对传统小学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思考等主题。
自2016年第三届起,韵律语法研究国际研讨会设立“韵律语法青年学者论文奖”,以培养韵律语法研究的中青年学术力量。本届研讨会共收到17篇投稿,经过会前的通讯匿名评审,共有6篇论文入围现场报告。报告后,由现场评委根据论文质量和报告情况打分,最终产生本届研讨会的获奖论文如下:
一等奖1名:刘炘壕《论声调音段对上古汉语韵素对立的影响》;
二等奖3名:郝若辰、王子尧《音义之间:五七言诗辞气节奏与文意节奏的离合》,齐媛《从韵律看“VV+介宾”结构的允准机制——以“VV+在+NP”为例》,刘宇《先秦疑问宾语“何”非前置词序的生成机制》;
三等奖2名:朱博文《面向国际中文教育的汉语词重音习得研究》,俞雯静《江西进贤方言中“XX的”名词的韵律形态研究》。
为展现韵律语法研究中青年学者的前沿成果,除主旨讲演嘉宾外,本届研讨会还设立了特邀小组首席报告人,分别为四川大学李果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刘丽媛博士、湖南文理学院王迟副教授、北京语言大学王丽娟副教授、山东大学(威海)庄会彬教授(以姓氏拼音为序),并结集印发了《ICPG-10小组首席报告提要暨中青年学者前沿成果选》。本届研讨会共分十二场小组报告,主题涉及词重音、韵律构词、韵律句法、二语教学、韵律实验、语调句调、韵律语体、历时韵律、韵律文学等领域,报告内容丰富、材料新颖,现场讨论气氛热烈,对韵律语法各分支领域的细化研究和交叉领域的拓展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会议闭幕式由北京语言大学曹文教授主持。首先举行了“韵律语法青年学者论文奖”颁奖仪式,组委会特邀北京大学陆俭明教授、北京语言大学彭恒利教授、密歇根大学端木三教授作为颁奖嘉宾,为获奖论文作者颁发了证书和奖品。其后,旧金山大学李智强教授和北京语言大学冯胜利教授分别做了大会总结。李智强教授特别指出,青年学人只关心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他欣见于韵律语法研究正成为年轻人越来越关注和愿意从事的语言学研究领域,并且已然有一批青年人才逐步成长了起来。作为韵律语法研究国际研讨会的发起人,冯胜利教授指出“机制”和“结构”的发掘一直是韵律语法研究的重要目标,并希望未来的韵律语法研究能够在现象发掘、原理提出、机制探索等方面继续努力。最后,大理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褚智歆博士作为下届研讨会承办方代表,介绍了2025年第十一届韵律语法研究国际研讨会(ICPG-11)的基本情况,并向现场的与会嘉宾发出了最诚挚的邀请——苍山洱海,共期来年!
北京语言大学是韵律语法研究的摇篮,第十届韵律语法国际研讨会回到北京语言大学召开具有重要的意义。此次研讨会既是对过去近三十年韵律语法发展的总结,也是对未来韵律语法研究跨语言、跨学科长足发展的展望。我们共同祝愿,韵律语法研究取得更多的成果,也期待有更多的学界同仁尤其是青年学者关注、参与韵律语法研究。
(责编:王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