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汉语教学发展到今天,迫切需要建设完备的汉语中介语语料库,而且要充分利用语料库来进一步改进汉语教材,革新汉语教学方法,提高汉语教学的质量。”8月23日,北京大学陆俭明教授在“第二届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建设与应用国际学术讨论会”上呼吁。
陆俭明教授在会上说,国内第一个建设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的是北京语言大学,在1995年建立起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系统。此后,多所高校也已建设了不同规模、不同标注程度、不同内容的汉语中介语语料库。但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建设与研究的各个方面还都远不能适应和满足汉语教学发展的需要,不仅需要加大财力上的投入,更需要进一步以科研引航,开展多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
北语校长崔希亮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说,语料库建设是基础工作,同汉语国际教育、中国文化走出去这两方面一样,语料库的建设同样是国家急需的重要内容。同时这不是几个人的事,是大家的事,需要大家的积极贡献。他介绍,北语最近正在积极申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希望能借助国家“2011协同创新计划”平台搭建起一个全面、完善、科学、实用、符合“世界一流”标准的国际汉语全球语料库。
本次学术会议是北语建校5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之一,由北京语言大学主办、南京师范大学协办。来自8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围绕“中介语语料库建设”、“偏误与习得研究”、“中介语语料库与汉语教学”和“基于语料库的语言研究”等专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科技日报2012-8-28)